朱海燕 || 蒲津渡铁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2 14:21 2

摘要: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作者 朱海燕

蒲津渡铁牛

四条出土的铁牛,在蒲津渡等我

从瘫痪的渡口,读到呼啸的风暴

于开元年号一粒精子中受孕

紧贴唐诗边缘,绘一幅盛世的封面

过去,思想对事物的探入,总是猜测

说这里的铁牛,扭住了黄河的脖子

高粱吐出的白云的天空,不会被恶浪淹死

昨天出卖你,真相近似神话传说

岁月的黄土,覆盖了春天的思想

只有福落人间,才能把龙爪死死按住

你的出土,陈述得绝对明亮

立在黄河边,你是两岸有力的墩体

与彼岸的铁牛牵手,救活黄河扑天的惊恐

于是,铁索桥的欲望,成形一缕真实的虹

一座桥,让唐朝五分之四的铁,来一次聚会

秦晋之好的锁呐,吹走五百多个冬天

李隆基与盛唐诗人,在此开过多次笔会

结果,皇帝竟败给“白日依山尽”的那位诗人

蒲津渡,蒲津渡的铁牛

历史的不朽,更像是一个生长的梦

故事里凿刻着,盛世玫瑰色的早晨

黄河没有铁桥的千年大雪里

醮着走投无路的水,书写一卷收成的秋日

五百年后,宋元战争的炮火抱走了一切

一座桥变成影子,涛声铺上八百年的寒意

/朱海燕与新闻泰斗穆青先生合影/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铁道兵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