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久很久以前,在岭南一个大山脚下,有个宁静的村庄,村子里有个名叫金水的年轻后生,生得高大壮实,浓眉大眼,干起活来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好小伙。初时,他凭借着一身蛮劲,跟着村里的长辈们上山砍柴、下河捕鱼,日子虽说不上大富大贵,倒也安稳自在。
很久很久以前,在岭南一个大山脚下,有个宁静的村庄,村子里有个名叫金水的年轻后生,生得高大壮实,浓眉大眼,干起活来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好小伙。初时,他凭借着一身蛮劲,跟着村里的长辈们上山砍柴、下河捕鱼,日子虽说不上大富大贵,倒也安稳自在。
到了成家的年纪,经媒婆牵线,金水娶了邻村的孟福姑娘。孟福生得眉清目秀,心地善良,一双巧手能绣出精美绝伦的绣品,还做得一手好菜。成亲之后,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羡煞旁人。没过几年,孟福生下一儿一女,男孩虎头虎脑,取名金哥;女孩粉雕玉琢,唤作银巧。两个孩子自小就机灵聪慧,金哥三岁便能跟着母亲认一些字,五岁进入私塾跟先生学习能背《三字经》、《弟子规》和不少古诗,银巧五岁就已将娘亲的刺绣针法学得有模有样,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时常回荡在小院之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日,金水跟着几个同乡去镇子上赶集卖柴,路过一家赌坊时,被里面喧闹嘈杂的声音吸引。他好奇地探进脑袋张望,只见一群人围在桌前,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叫嚷着各种数字和花色,桌上的银钱来回滚动,那场面让金水的心瞬间狂跳起来。鬼使神差般,他迈进了赌坊,将卖柴换来的几文钱押了上去,没想到,第一把就赢了。这意外之财让金水兴奋不已,他尝到了甜头,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整日沉迷赌博,家中的活计一概不管不顾。
起初,孟福只当丈夫是偶尔贪玩,好言相劝,盼着他能早日回头。可金水哪里听得进去,输红了眼的他,变卖了家中的牲畜、家具,只为换取赌资,妄图翻本。家里的积蓄如流水般迅速消失,日子愈发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孟福看着日益破败的家,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饿得面黄肌瘦,心中满是绝望。无数个夜晚,她暗自垂泪,苦苦哀求金水戒赌,可金水早已被赌博迷了心智,对妻子的话置若罔闻。
终于,孟福的心彻底寒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清晨,她看着空空如也的米缸,又瞧了瞧烂醉如泥倒在地上的金水,咬了咬牙,收拾了简单的行囊,牵着金哥和银巧,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这个曾经温暖的家。金水醉眼朦胧中,似乎听到了妻儿的呼唤,可他混沌的脑袋还没来得及反应,便又昏睡过去。等他清醒过来,看到空荡荡的屋子,才惊觉妻儿已离他而去,顿时懊悔万分,可此时,一切都已太晚。
没了妻儿的约束,金水更加肆无忌惮地赌博,可运气从未再眷顾他。短短数月,他便输得身无分文,还欠下了一屁股赌债。债主们天天上门讨债,打得他遍体鳞伤。走投无路之下,金水只能逃离家乡,开始了四处流浪、乞讨为生的日子。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金水衣衫褴褛,饥寒交迫。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在一个小村庄外看到了一个碾过小米的碾盘,上面残留着些许米糠。饿极了的他,顾不上许多,趴在碾盘上,用冻得僵硬的手指艰难地捡起米糠往嘴里塞。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驶来,车上的女子正是孟福。孟福一眼就认出了狼狈不堪的金水,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她停下马车,从车上拿出几个馒头,递到金水面前。金水抬头,看到昔日的妻子,羞愧得满脸通红,他颤抖着手接过馒头,喉咙像是被堵住一般,半晌说不出话来。
时光荏苒,话说孟福带着孩子离开了家乡后,辗转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小镇,嫁给了一个殷实富足的人家做为小妾,那家大房夫人没生,缺男少女,主人非常满意,孟福是个勤劳挣家的女人,平日里也闲不住,把一个家打理、安排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闲暇时间也做些针线活打发时间,拿到集市上也能换些零花钱。他对金哥和银巧管教很严,一个读书,一个听话做家务。好在金哥和银巧懂事争气,金哥每日刻苦读书,无论寒冬酷暑,从未有过懈怠。银巧则跟着母亲学习女红,她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女红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
此后,孟福时常在外出时遇见金水,每一次,她都会周济金水一些食物或衣物。有一回,孟福在家里蒸馒头,想着金水在外挨饿受冻,心中实在不忍。她偷偷拿了一颗碎银子,包在馒头里,打算给金水一个转机。当孟福再次遇到金水,将那几个藏着银子的馒头递给他时,金水满心感激,却浑然不知馒头里的秘密。他走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实在饿得受不了,便准备吃馒头。掰开馒头的瞬间,他看到里面白花花的东西,好像是发面用的酵子,想到这东西那能吃,一气之下,竟将那好几个一样的馒头狠狠扔到了路边的草丛里。
说来也巧,一个路过的书生正好看到这一幕。书生心生疑惑,上前捡起馒头,掰开一看,竟然每个馒头里有一颗银子。书生满心欢喜,拿着银子走了。而金水,就这样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金哥凭借着过人的学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中了进士。消息传来,整个小镇都沸腾了,孟福喜极而泣,多年的期盼与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金哥入朝为官后,清正廉洁,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仕途顺遂。
银巧也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的才情与美貌吸引了众多富家公子的求婚。但银巧眼光颇高,她心中所求并非荣华富贵,而是一个知心之人。一日,银巧在过庙会外出游玩时,偶然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商人。此人虽家境富裕,却毫无骄奢之气,为人善良正直,对银巧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情投意合,最终结为连理。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共同经营着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反观金水,依旧在流浪乞讨的路上苦苦挣扎。那个冬天,格外寒冷,狂风呼啸着席卷大地,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金水拖着虚弱的身体,躲进了一个破庙。破庙四处漏风,他蜷缩在角落里,身上的破棉被早已湿透,冻得瑟瑟发抖。他抱紧双臂,试图留住一丝温暖,可寒意依旧如毒蛇般一点点侵蚀着他的身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金水的眼前浮现出孟福温柔的面容,金哥和银巧小时候嬉笑玩耍的场景,泪水缓缓滑落。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喃喃自语:“我悔啊……恨自己啊……”最终,他的眼睛缓缓闭上,再也没有了气息,孤独地冻死在了这荒郊野外的破庙之中。
金哥和银巧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悲痛万分。他们赶回家乡,为父亲料理后事。看着父亲瘦骨嶙峋的遗体,金哥跪地痛哭:“爹,孩儿不孝,没能早些接您享福。”银巧也是泣不成声,她心中对父亲虽有责怪,但更多的是怜悯。
后来,金哥和银巧将继父、母亲接到省城,尽心侍奉,让她安享晚年。一家人时常围坐在一起,回忆往昔的艰辛岁月,感慨万千。孟福看着功成名就的儿子和幸福美满的女儿,眼中满是欣慰,她轻声说道:“人这一辈子,福祸相依,善恶有报。咱们能有今日,全靠一家人不离不弃,相互扶持。”金哥和银巧连连点头,他们深知,这一路走来的不易,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岁月悠悠,金哥和银巧的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每当有人面临诱惑、想要走上歧途时,老一辈的人就会自然说起金水的故事,告诫后人,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缘分,俗话说:“男人有福一人福,女人有福满门福,可别学那金水,丢了自家的福气,落得饿死他乡。”而孩子们听着故事,眼中满是好奇与警觉,将这朴实的道理深深印在了心间,伴随着他们长大成人,用辛勤劳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白水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