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孙桥村家宴中心就接到了不少办宴席的预约。翻开预约册,从三月开始到十二月底,密密麻麻有二十多条预约信息。从这些信息中不难发现,孙桥村家宴中心十分受附近村民的欢迎。
最近,海宁盐官镇的一场婚礼火了~
新郎虞钱恺和新娘姚瑶
选择了用公交车接亲
并且
他们舍弃了两头各自办的繁琐
在家宴中心通过一场齐聚
让亲朋好友们见证自己的幸福时刻
虽然喜事简办了
但浪漫并未削减分毫
在海宁
像这样创新、经济、环保的婚礼形式
正日益成为婚事简办的新风尚
创意十足的“文明席”取代
一场婚宴从连摆三四天缩至一天
一桌酒席成本降低30%……
以海宁许村为例
各村(社区)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打破宴席的“奢华定律”
重构“家宴”的价值坐标
▼
集中办宴统一菜单
“一桌菜”吃出热闹、实惠
近日,孙桥村家宴中心就接到了不少办宴席的预约。翻开预约册,从三月开始到十二月底,密密麻麻有二十多条预约信息。从这些信息中不难发现,孙桥村家宴中心十分受附近村民的欢迎。
孙桥村党委委员沈芳说:“这里面,不仅有本村村民的预约信息,周边几个村村民的预约信息也赫然在列,其中包含新益村、荡湾村、庄湾村等。”
超大LED显示屏、标准化厨房、传统土灶,2023年11月,许村镇孙桥村家宴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一经上线就成为了“办宴顶流”。短短一年间,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场地,已承办各类宴席近30场。
过去,孙桥村村民办酒席往往需要租借场地或搭建临时棚屋,动辄花费过万。“自家宴中心建成以来,村里搭建临时棚屋办酒席的现象减少了70%至80%。”沈芳说,“家宴中心可以摆下50到55桌左右,村民可以联合办宴或举行集体婚礼。在这办酒席,水电费也全包了,可以说是‘一站式服务’,比搭建临时棚屋的费用至少节省一半以上。”
家宴中心连续两年在春节前后推出的“拼桌年夜饭”更是场场爆满。“从前各家关起门攀比菜品,如今大家拼桌吃‘标准餐’,反而更热闹!”沈芳告诉发布君,进入家宴中心吃年夜饭,必须采用孙桥村的“定制菜单”。
这张菜单由孙桥村红白理事会与乡厨共同参与制定,每桌菜品严格控制在18个以内。沈芳说:“限定菜单既保留了年俗,又能杜绝浪费,每场年夜饭前我们都会开展‘光盘’宣传,鼓励村民将吃不完的菜品打包带走。”
把吉祥物当“代言人”
“共富俭”引导村民减、简、俭
前段日子,荡湾村钟祥华一家迎来儿子朱晓其的大婚。婚宴当天,荡湾村工作人员提早抵达现场,布置好“共富俭”宣传展架和移风易俗宣传彩旗,同时,荡湾村“共富俭”吉祥物也走进村民钟祥华的家中。
现场,吉祥物“锦锦”和“鲤鲤”与志愿者、新郎朱晓其一起,向到来的宾客和乡厨发放着“共富俭”项目宣传单,热情地向每一位宾客宣传节俭办酒、节约粮食、使用公筷公勺的理念,呼吁大家成为节俭办酒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为营造文明、节约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确定了儿子的婚期之后,我们老两口主动联系了村里的工作人员,签订‘共富俭’承诺书。”钟祥华说,他们一家愿意加入到“共富俭”项目当中,为减少铺张浪费、推动婚俗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宴席上,钟祥华一家选择了经济实惠、营养均衡、具有地域特色的菜品,代替昂贵海鲜,同时不使用高档烟酒,一场简约而不失温馨的席面呈现在宾客们眼前。据初步统计,钟祥华一家的婚宴大约节省3万元。
荡湾村党委书记汪联丰向发布君介绍,荡湾村“共富俭”项目推出后,在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和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下,截至目前,已有37户家庭参与,节省77万余元。
减少天数、降低花费
宣传队伍巧解“人情债”
在塘桥村,一场场“瘦身”后的宴席也越来越普遍:宴席从连摆三四天缩短至一天完成,餐桌上不见龙虾、海参,取而代之的是本地特色菜和时令蔬菜。
“我们村的家宴中心去年五月投入使用,已经有不少新人来我们这儿办过婚礼了。”塘桥村党委书记孙耀年表示,家宴中心会向所有来此办宴席的村民推荐“示范菜单”,引导东家采用更平价、更家常的菜品,“我们还建议东家办婚宴不超过2天,其他宴席不超过1天。”
如今的塘桥村,曾经“流水席摆三天”的旧俗已消失了踪影,取代它的则是简洁温馨的仪式。
“目前村里大多数婚宴都进入了家宴中心,只办一天的比比皆是。”孙耀年还向发布君透露,塘桥村家宴中心采取“视觉节俭法”,即采用直径更长的圆桌,在菜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减少桌数,并产生减少浪费的效果。
在移风易俗实践中,塘桥村格外重视乡厨团队。乡厨,是大部分宴席上菜品的直接经手人,他们在菜品选用上的建议对于东家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村吸纳乡厨加入移风易俗宣传的队伍当中,并由他们出面建议办酒东家使用平价菜、家常菜。”孙耀年坦言,术业有专攻,乡厨更懂村民口味,由他们出面倡导文明新风,村民们更容易接受。
俭以养德,节约为美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
主动选择“简约宴”“共享宴”
聚餐这一常见的庆祝形式
也逐渐摒弃“攀比”与“奢靡”
回归到它娱乐与社交的本质属性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