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糖尿病足溃疡(DFUs)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住院的常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研究方法
基本信息: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共10例按Wagner和Texas分级系统分类的DFUs患者于门诊接受香雷糖足膏治疗,男女比例为6:4,平均年龄59.2岁(35-77岁)。所有患者均有长期2型糖尿病(T2DM)病史,且合并慢性肾脏病疾病、高血压或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等并发症。所有患者下肢(主要为足趾和足底区域)存在持续时间超过6周的难愈性DFUs。
纳入标准:在标准护理方案下接受局部药物和/或敷料治疗≥6周后,伤口仍愈合缓慢的患者。
治疗方案:
(1)入组前,对下肢灌注不良的患者进行踝肱指数(ABPI)检测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分别用于筛查PAOD和确保下肢血管通畅;
(2)根据临床医生的评估和判断进行清创和重建手术;
(3)术后使用非粘性敷料、保湿敷料和加压包扎;
(4)减压装置、敷料更换频率依指南或临床判断调整;
(5)门诊治疗由医护人员操作,居家护理由家属执行;
(6)患者每日涂抹香雷糖足膏1-2次,每周记录伤口大小及状况,并全程监测不良事件(AEs)。
研究结果
10例患者均表现为下肢(主要位于足趾及足底区域)难以愈合的DFUs,病程>6周,创面面积1-66 cm²。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清创及死骨切除术;其中2例患者在香雷糖足膏治疗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后接受了植皮术。
香雷糖足膏治疗14-264天后,所有DFUs均愈合。90%(9/10)的伤口约于120天内均愈合,仅1例合并骨髓炎患者上皮化缓慢但肉芽已覆盖跟腱。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截肢手术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在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出现感染、伤口状况恶化、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或瘙痒等副作用。
典型病例解读
病例一
60岁女性,双侧下肢缺血伴大面积坏死性溃疡持续3个月(图1a);合并T2DM、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及高血压。血管造影显示股浅动脉(SFA)狭窄80%,胫前/后动脉(ATA/PTA)完全闭塞,腓动脉狭窄70%(图1b)。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下肢血流恢复(图1b)。创面切开后应用银离子泡沫敷料和富血小板血浆(PRP),清创2周,伤口仍愈合不佳,且踝关节外露,后改用香雷糖足膏联合抗生素治疗(图1c)。经香雷糖足膏治疗2周后,伤口显著改善(图d)。3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无需植皮且无并发症(图1e)。疗程用药量约2-3支。
图1. 病例一患者DFUs治疗情况
病例二
77岁男性,右足第1-3趾出现坏死性溃疡持续数月(图2a);合并T2DM、高血压、心衰、终末期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血管造影显示SFA狭窄80%,ATA和PTA完全闭塞,腓动脉狭窄70%(图2b,左)。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血流恢复(图2b,右)。清创后使用银离子泡沫敷料和PRP治疗5.5周后,三趾趾腹仍存在死腔且愈合不良,随后换用香雷糖足膏联合口服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图2c)。治疗两周后创面完全愈合且无并发症(图2d)。疗程用药量少于1支。
图2. 病例二患者DFUs治疗情况
病例三
75岁女性,右足第一趾表现为干性坏疽(图3a),患有T2DM且血糖控制不佳(HbA1c=8.1%)。造影显示胫腓干闭塞达70%,ATA狭窄99%,PTA完全闭塞(图3b,左)。术中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下肢血流恢复(图3b,右)。手术三周后,行右足第一趾截趾术并缝合伤口(图3c)。使用银离子泡沫敷料治疗1个月后创面改善不明显(图3d)。随后改用香雷糖足膏治疗1个月后, 创面未经手术干预即自行愈合(图3e)。疗程用药量少于1支。图3. 病例三患者DFUs治疗情况
李伟教授:
DFUs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疾病以及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免疫反应下降等。由于患者往往未能及时察觉,许多DFUs最终会继发感染,进而延缓愈合,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不仅如此,患者感染程度可从局部蜂窝织炎进展为慢性骨髓炎甚至坏死性筋膜炎,并且可能因患者免疫功能和血管功能受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截肢4。
要改善这一临床困境,需要深入了解伤口愈合的生物学机制,特别是免疫细胞动态变化及其对愈合过程的影响。一般而言,伤口愈合是恢复皮肤完整性的动态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4。炎症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凝血蛋白和信号分子参与的复杂细胞过程,根据炎症持续时间、感染和免疫反应失调等因素,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为确保愈合顺利进行,伤口从炎症期向增殖期的过渡至关重要,任何干扰均可能导致愈合延迟4。
既往研究表明,巨噬细胞亚型(主要分为M1和M2亚型)失调是导致伤口持续炎症和愈合延迟主要原因之一。这两种亚型具有截然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正常愈合中M1会自发转为M2,但在DFUs中该转换受阻,导致M1/M2比例失衡,从而延迟愈合5,6。因此,调节巨噬细胞亚型可能是促进DFUs愈合的良好策略。香雷糖足膏是一种外用巨噬细胞调节剂,含两种活性药物成分:到手香提取物(PA-F4)和积雪草总苷(S1)。现有研究显示,香雷糖足膏中这两种植物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促愈合药理特性7-9。PA-F4通过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体的信号传导以及调节巨噬细胞功能,控制创面炎症7;S1则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胶原蛋白和细胞内纤连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创面修复8。香雷糖足膏是DFUs治疗的突破性疗法4,10-12,一项国际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显示,香雷糖足膏组DFUs患者在16周治疗期内完全愈合率达60.7%,较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8。此外,有研究显示,香雷糖足膏相比部分现有疗法可能具有一定成本效益优势12-14。本研究使用香雷糖足膏治疗DFUs的结果与既往临床证据一致,证实香雷糖足膏能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慢性伤口愈合,且安全性良好,可考虑将其作为DFUs患者清创或血运重建后的早期干预措施注:香雷糖足膏为外用药品,其使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病情(如血管条件、感染程度)制定。
专家简介
李伟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
中德国际伤口专科医师、中国创面修复医师
云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云南分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创面修复康复学会委员
云南医院管理协会内分泌科专委会委员
北京内分泌代谢足踝专委会委员
糖尿病足规范化诊疗健行计划 专家组组员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技厅及教育厅项目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论文数篇。主编、副主编专著3部
参考文献
[1]Yang L, et al. World J Diabetes. 2022 Dec 15;13(12):1014-1034.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 40(07):565-569.
[3]Ye S, et al. Biomater Sci. 2024 Jun 25;12(13):3273-3292.
[4]Ng KLB, et al. J Wound Care. 2025 Aug 1;34(Sup8):lxxiv-lxxx.
[5]Mosser DM, et al. Nat Rev Immunol 2008; 8(12):958–969.
[6]Novak ML, et al. J Leukoc Biol 2013; 93(6):875–881.
[7]Leu WJ, et al. Front Pharmacol. 2019 May 28:10:573.
[8]Huang YY, et al. JAMA Netw Open. 2021, 4(9):e2122607.
[9]Lin CW, et al. JID Innov. 2022 Jun 2;2(5):100138.
[10]Zheng H, et al. Biomed Pharmacother. 2023 Sep;165:115199.
[11]Freedman BR, et al. Sci Adv. 2023 May 19;9(20):eade7007.
[12]Su HY., et al. JAMA Netw Open. 2023 Jan 3;6(1):e2250639.
[13]Su HY., et al. J Food Drug Anal. 2025 Mar 31;33(1):21-30.
[14]Su HY.,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5 Aug;27(8):4344-4353.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