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多久能吃一次肉?揭开千年饭桌上的心酸真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2 02:39 2

摘要:《礼记》里记载,周天子一顿饭要摆“八珍”,其中鹿肉、熊掌是贵族专属。可老百姓呢?《诗经》中的农人哀叹:“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他们吃的是苦菜、葫芦籽,连谷壳都磨成粉充饥。

一、先秦:贵族吃鹿肉,百姓啃树皮

《礼记》里记载,周天子一顿饭要摆“八珍”,其中鹿肉、熊掌是贵族专属。可老百姓呢?《诗经》中的农人哀叹:“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他们吃的是苦菜、葫芦籽,连谷壳都磨成粉充饥。

周朝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普通百姓只有祭祀才能见荤腥。

孔子的学生子路为给母亲治病,冒死偷肉,被官府追打,可见肉食之珍贵。

今天嫌猪肉太肥的我们,可曾想过祖先连骨头汤都是奢侈品?

二、汉唐:皇帝“禁屠令”,平民闻肉香

汉武帝时期,一头牛价比黄金,百姓私自杀牛要判死刑。唐朝《唐律疏议》更严苛:偷羊者杖八十,杀自家马匹也要坐牢!

唐玄宗为彰显节俭,要求御膳“日杀一羊”,却不知民间百姓过年才敢买半斤肉。杜甫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道尽阶级鸿沟。

当我们嫌弃肉菜太油腻时,是否记得一千年前,多少孩子从出生到去世,都没尝过一口肉?

三、宋元:羊肉成身份象征,猪肉被士大夫嫌弃

宋朝皇宫一天宰羊350头,苏轼被贬黄州时却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原来,当时猪肉是穷人无奈之选。

元朝蒙古贵族独享烤全羊,汉人百姓连吃鸡都要交“家禽税”。

《水浒传》里好汉们动辄“切二斤熟牛肉”,实为艺术夸张——真实宋代平民一年吃肉不足5斤。

东坡肉再香,也不过是落魄文人的苦中作乐。

四、明清:养猪普及,吃肉仍是奢望

朱元璋登基后设“豆腐宴”忆苦思甜,可百姓连豆腐都吃不起。《明史》记载,陕西饥荒时“人相食”,惨剧频发。

清代县志记载,普通农户全年饮食开支中,肉类占比不足3%,多用于婚丧嫁娶。

乾隆下江南一顿饭消耗上百道荤菜,而同时期佃户全家一年吃肉不到十次。

老舍在《茶馆》里写:“穷人过年吃顿饺子就是福气。”这话藏着多少代人的辛酸!

五、千年对比:一餐肉食见沧桑

从商周青铜鼎里的祭肉,到今日超市冷柜的琳琅满目,我们走过的何止是五千年?

朱元璋晚年每天四菜一汤,康熙为省银子停贡鲥鱼。

现代老人:经历过饥荒的父母,至今舍不得倒掉剩菜里的肉渣。

当我们抱怨猪肉涨价时,请摸摸碗边的油花——那是祖先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幸福。

历史书上的盛世,抵不过老百姓碗里的一块肉。珍惜当下烟火气,莫忘千年饭桌泪。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