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日大年初五,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安国禅寺前的广场热闹非凡。遛鸟的大爷提着竹笼在花坛边切磋鸟鸣,举着相机的游客围着青云塔转圈找角度,穿汉服的姑娘们倚着新修的红漆木门拍短视频。刚从武汉回老家过寒假的小许站在青石板路上发怔:“前年这时候寺门口还冷清得能听见落叶
极目新闻记者 张扬
实习生 许诺
2月2日大年初五,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安国禅寺前的广场热闹非凡。遛鸟的大爷提着竹笼在花坛边切磋鸟鸣,举着相机的游客围着青云塔转圈找角度,穿汉服的姑娘们倚着新修的红漆木门拍短视频。刚从武汉回老家过寒假的小许站在青石板路上发怔:“前年这时候寺门口还冷清得能听见落叶声,如今热闹得像赶庙会似的。”
黄州安国禅寺两年不见,“冷门古寺”成打卡地
小许的惊讶不无道理。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寺,过去因围墙高耸、灯光昏暗,被当地居民戏称为“灰扑扑的老古董”,连本地人都很少踏足。前年小许曾邀请同学来家乡游玩,带着同学来寺里烧香,“那时门前杂草都快漫到台阶了,墙角堆着碎瓦片,大殿屋檐的彩漆剥落得斑斑驳驳”,同学问他这里是不是不久就要拆迁了,尴尬不已的小许只好打圆场说:“古寺有古寺的味道”。
寺内建筑如今,寺前的青砖围墙已拆除,代之以两排罗汉松围成的绿篱,青石板路从山门直通街边,新刷的红漆大门在日光中格外醒目。“拆围墙那会儿,我们这些老人还担心有损古寺的庄严。”保安老刘摸着新修剪的绿篱笑道,“现在大家都说好,寺里寺外透亮,看上去宽敞大气更显庄严。”
最让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是古寺夜间的景象,每当傍晚夜幕降临,寺庙屋檐新增的暖黄色LED灯带同时亮起,勾勒出斗拱飞檐的金色轮廓,使得夜幕下的禅寺灯火辉煌,格外耀眼,也引得不少摄影爱好者支起三脚架“蹲守”夜景。
负责寺院修缮的李师傅指着大雄宝殿屋檐的LED灯带解释:“这些灯具藏在瓦当后面,既不打乱古建轮廓,又能让夜游的市民看清斗拱细节。”住在附近前来上香的吴大姐也说:“以前晚上黑黢黢的,现在到了晚上可亮了,像挂了一长串星星。”
古寺新生,老传统遇上新玩法
穿过香火袅袅的大雄宝殿,就能看见矗立在后院的青云塔,从塔顶石缝里钻出的野桃树,仍倔强地伸展着枝丫。导游小林正给游客讲解塔顶的百年野桃树:“这树从明朝万历年间就长在塔顶石缝里,没土没肥照样开花。”如今,这株传奇桃树成了社交平台的热门打卡点,塔基新设的观景台上,年轻人举着手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
寺内焕然一新的走廊走在静谧的寺院长廊内,小许发觉旧日斑驳的墙皮也已被重新粉饰一新,红漆点缀、青瓦覆盖的阁楼与蜿蜒的石板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别样的风情与雅致。寺内东厢房的禅茶室里,26岁的茶艺师小吴正在直播:“家人们看这个莲花茶盏,是我们用寺里荷塘的泥烧制的……”据了解,改造后的寺院新增了禅修、茶道等体验项目,周末预约常常爆满。
寺外的变化同样喜人。原本冷清的巷子里,新开了三家文创店和两间茶馆。卖糖画的张师傅也把摊位移到了路口:“以前天黑就收摊,现在有灯光照着,生意能做到晚上八九点。”
“我在安国禅寺寻访东坡”暮色渐浓,寺檐的灯带次第亮起,将安国寺映照得如一座熠熠生辉的宫殿。从门可罗雀的冷清古刹到游人如织的打卡网红地,黄州安国禅寺的蜕变让一年回一次家的小许惊喜万分。如今,寺旁矗立百年之久的青云塔及其塔顶上那棵坚韧的桃树,与焕然一新的安国禅寺交相辉映,它们是黄州不可或缺的地标,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