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健康大讲堂》专栏——带您了解焦虑障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7:36 1

摘要:赵婷婷: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长春朝阳区心理门诊精神科主治医师。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大讲堂》栏目,专题讲解“带您了解焦虑障碍”。

赵婷婷: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长春朝阳区心理门诊精神科主治医师。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大讲堂》栏目,专题讲解“带您了解焦虑障碍”。

当心跳加速、呼吸紊乱的瞬间来袭,当过度担忧像潮水般反复淹没思绪——这可能是焦虑在发出信号。作为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挑战之一,焦虑障碍影响着全球3亿多人。什么是焦虑障碍?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1、出现焦虑情绪就一定是焦虑障碍吗?到底什么才是焦虑障碍?

有焦虑情绪不一定是焦虑障碍,焦虑情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人都会在有压力、挑战或不确定性因素面前感到焦虑,例如考试、面试等。而焦虑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是一类以过度担忧、紧张或恐惧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其焦虑程度通常与现实情境不符,且会显著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能力。患者不仅会出现情绪上的痛苦,还常伴随多种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尿频尿急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惊恐发作,表现为突然的濒死感或失控感。

2、焦虑障碍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焦虑障碍是一类以过度焦虑、恐惧或担忧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包含多种亚型,不同类型的核心特征存在差异:

(1)广泛性焦虑障碍:持续6个月以上的过度担忧,涉及生活多个领域(如工作、健康、家庭),伴随肌肉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病程常呈慢性化,80%患者未经治疗症状可持续数年。

(2)惊恐障碍: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或不适感,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躯体症状,发作通常无明显诱因,且患者常担心再次发作。

(3)社交焦虑障碍:对社交场合(如演讲、聚餐)存在显著恐惧,担心被评价或出丑,常导致回避行为。

(4)特定恐惧障碍:对特定事物(如动物、高处、血液)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如恐蛇、恐高,患者会主动回避恐惧对象。

(5)分离焦虑障碍:多见于儿童,表现为与依恋对象分离时的过度焦虑,如拒绝上学、担心亲人发生意外。

3、焦虑障碍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焦虑障碍的症状可分为情绪、躯体、认知和行为四大类,具体表现如下:

情绪症状:核心为过度焦虑、恐惧或紧张,严重时出现惊恐发作,患者会突然感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躯体症状:包括肌肉紧张(头痛、颈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疲劳、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腹泻)。

认知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过度担忧(难以控制的“胡思乱想”)及非理性思维(如消极自责、灾难化联想)。

行为症状:常见回避行为(如拒绝社交、逃避特定场所)和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门锁、洗手)。

4、焦虑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焦虑障碍的发生是遗传、生物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焦虑障碍或精神疾病史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遗传度约30%-40%。

(2)生物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大脑杏仁核(恐惧中枢)过度激活可能与发病相关。

(3)环境因素:应激事件(如创伤经历、失业、人际关系冲突)、不良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或严厉批评)是重要诱因。

5、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

焦虑障碍的治疗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首选方法,通过纠正患者对焦虑的不合理认知(如“我一定会失败”)和行为模式(如回避),缓解症状;支持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监测生理指标,帮助患者学会放松)也有良好效果。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如阿普唑仑,快速缓解急性焦虑)、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长期维持治疗),重度患者可联用抗抑郁药(如舍曲林)。

(3)其他疗法:运动疗法(如瑜伽、慢跑)、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光照疗法等可作为辅助手段,改善情绪和睡眠。

6、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和预防焦虑障碍?

对于焦虑障碍患者或有焦虑倾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和预防:

(1)寻求专业帮助: 当出现焦虑相关症状且影响到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培养积极心态与应对压力能力: 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如运动、听音乐、阅读、与他人倾诉等。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缓解焦虑。

(4)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支持和理解。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在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和安慰。

(5)学习自我管理与放松技巧: 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有助于控制焦虑情绪。例如,晚上失眠患者可通过调整对失眠态度、不强迫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等来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相关失眠。

(6)特殊人群关注: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需及时发现和治疗老年人也可能患焦虑障碍,应给予足够关注和理解。

播出频率:吉林新闻综合广播FM91.6\AM738

栏目:《健康大讲堂》

播出时间:周日17:00-17:30

-85815111、85815999、85815199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转载·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编辑:月佳、楚婷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来源:吉林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