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约军费将超过1.5万亿美元!特朗普将欧洲当成“韭菜”来收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8 18:49 1

摘要:北约国家正在积极扩充军备,今年的国防支出将会超过1.5万亿美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左右。并承诺:到2035年时国防投入会达到GDP的5%,3.5%用于核心防务需求,1.5%用于其他与安全相关的支出。

北约国家正在积极扩充军备,今年的国防支出将会超过1.5万亿美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左右。并承诺:到2035年时国防投入会达到GDP的5%,3.5%用于核心防务需求,1.5%用于其他与安全相关的支出。

2035年是一个里程碑,而今年达到2%也是一个里程碑——北约正式宣布所有32个成员国都将在今年实现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这使得开支总额将历史性地超过1.5万亿美元。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持续施压以及诸多欧洲国家对俄罗斯长期安全担忧的加剧,同时也预示着美国军工企业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这被誉为特朗普的重要政绩。

北约军费的显著增长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2014年,北约就设定了2%的军费开支目标。但多年以来,多数成员国并未达标,直到今年六月,在海牙召开的北约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在特朗普的强力推动下,不仅承诺确保所有成员今年实现2%的目标。

更同意了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大幅提升至5%,并为2035年设定了最终期限。这一新目标具体拆分为3.5%用于核心国防支出,1.5%用于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相关安全领域。

巨额的资金流向成为关注焦点,而美国军火商无疑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曾明确指出:北约增加的军费开支对美国尤为有利。他透露,北约欧洲成员国及加拿大已显著增加军事支出。

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国防采购金额流向了美国的军事装备订单。据统计,过去两年间,欧洲各国对美国的军火采购订单总价值已达到惊人的1400亿美元。这一趋势在近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北约秘书长吕特证实,仅在今年七月至八月的一个月内,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就向美国采购了价值1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用于支援乌克兰。欧盟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也坦言:

新增国防开支中将有相当比例——据称是新增军费的35%要购买非欧洲国家制造的军事装备,也就是用于“购买美国装备”。这特朗普及其内阁官员称为“有助于重新平衡欧美贸易关系”。

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正在积极践行军费增长的承诺——德国公布了一项规模空前的军事现代化蓝图,计划从2027年到2041年投入超过3500亿欧元(约合4090亿美元)用于采购坦克、军舰、飞机和通信设备。

根据德国国会的预算草案,2025年将先投入8.2亿欧元购买军备,2026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22.3亿欧元,此后则启用长期承诺机制。德国的目标是重塑武装力量,成为欧洲最强的常规力量,以应对东部边境的压力。

多家媒体欧洲媒体称:北约军费的大幅提升,直接动因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构成的长期安全威胁。多个西方军方和情报机构更高是警告“一旦乌克兰战争结束,俄罗斯可能在三年到五年内攻击某个北约国家”。

不管有没有这个可能,反正很多欧洲政客是信了,媒体也是这么宣传的——这种紧迫感迫使北约成员国,尤其是欧洲国家,加速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成员国对经济承受能力的担忧。

例如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此前在国防支出上曾落后,直到今年六月峰会前才仓促宣布将达到占GDP的2%目标。但在实现5%的更高目标上存在着“犹豫或反对”,不愿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和民生开支的削减。

特朗普是最大赢家,将欧洲视作“韭菜”

北约军费的膨胀,特别是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军工复合体,清晰地表明:这一轮军备竞赛的最大赢家是美国——欧洲国家在安全上对白宫依赖的加深,以及欧美之间在防务和贸易上的捆绑,正在重塑跨大西洋联盟的关系。

通过施压欧洲盟国提高军费开支,特朗普成功地将安全焦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大量欧洲防务资金最终流向了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和通用动力等公司的股价随之飙升,生产线开足马力。

这些企业不仅是特朗普的重要政治捐资方,更是其"振兴美国制造业"承诺的完美注脚。与此同时,特朗普巧妙地将战略负担转嫁给欧洲。欧洲各国不得不承担更多自身防务开支,甚至为乌克兰援助"买单"。

而美国则在保持战略影响力的同时,大幅减轻了直接财政负担。这种"欧洲出钱、美国出货"的模式,既安抚了国内要求减少海外驻军开支的呼声,又确保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润增长。

在政治层面,特朗普成功塑造了"强势领袖"形象:一方面向选民展示其迫使盟友低头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军售拉动就业,巩固关键州的选票。

而欧洲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战略自主性反而不升反降,这正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战略的精妙之处——让盟友在付出真金白银的同时,依然离不开美国的保护伞。换言之,特朗普再一次赢了。

总之,欧盟寻求战略自主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仍将通过其强大的军工产业和北约的集体防务体系,在欧洲安全格局中扮演核心角色并获取巨额经济利益。

这场以“安全之名,实则将欧洲当成韭菜来收割”的所谓安全投入,最终在账本上划下了巨大的数字,而其带来的究竟是持久的和平还是新一轮的博弈,仍需时间的检验。

来源:南生观察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