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志控股中报:车载背光龙头业绩超预期,央企战投助力技术突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7:12 1

摘要:2025年中报显示,伟志控股上半年营收11.27亿港元,同比微降3.3%;但LED背光业务大放异彩,收入激增22.6%至11.03亿港元,带动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8.9%至2,850万港元,远超市场预期。尤为亮眼的是,毛利率从11.3%跃升至14.8%,提升3.

转自:蚌埠新闻网

——新能源车显示革命催生蓝海 ,MiniLED技术突破重构行业格局

业绩亮眼:利润增速超市场预期,毛利率跃升印证战略转型成效

2025年中报显示,伟志控股上半年营收11.27亿港元,同比微降3.3%;但LED背光业务大放异彩,收入激增22.6%至11.03亿港元,带动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8.9%至2,850万港元,远超市场预期。尤为亮眼的是,毛利率从11.3%跃升至14.8%,提升3.5个百分点,凸显了公司战略转型,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的显著成效。

关键业绩指标对比

(数据来源:CINNO Research,伟志控股市占率全球第一)

业务纵深:车载背光驱动增长,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新能源车浪潮催生百亿级市场

根据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94万辆,同比增长40.3%,其中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通用五菱销量领先。这一增长趋势带动了车载显示面板需求的显著提升。伟志控股精准卡位产业链核心环节:

车规级LED背光模组全球市占率15%,稳居行业首位;

. 高端产品收入占比超92% ,其中车用中控屏、 HUD (抬头显示器)收入同比增幅超25% ;

与天马、京东方等面板巨头深度绑定,终端覆盖奔驰、宝马等主流车企。

技术突围打破“低毛利魔咒”

公司通过三项创新实现毛利率逆势提升:

. Mini LED技术实现量产突破,千级分区调光技术被成功应用于高端车型的曲面屏上,使得对比度大幅提升至1,000,000:1。

. 通过垂直整合策略,公司实现了降本增效,70%的核心物料实现自主生产,从模具开发到SMT组装的全链条均可有效控制。

. 专利壁垒持续加高 :新增278项中国专利,覆盖光学设计、轻量化结构等关键技术。

车载背光应用场景拓展

央企战略投资注入强劲动力:3000万元资金助力产业资源重构与升级

2025年8月,央企背景的中金战新创业投资拟注资3000万-5000万元 ,战略意义远超财务支持: . 技术升级加速 :资金重点投入Mini LED产线,量产效率提升40% ;

供应链强协同 :借力国资渠道切入国有车企供应链,潜在订单量翻倍;

. 估值修复催化剂 :当前PE仅4.1倍(行业均值25倍),合作落地或触发价值重估。

战略投资影响路径

未来增长引擎:智能座舱革命叠加全球化布局

智能座舱需求爆发

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共同推动‘第三生活空间’的全面升级,单车屏幕数量已从2.3片大幅增长至4.5片;

其中,27英寸及以上的全景天幕屏渗透率已成功突破15%,

. 伟志控股已获小米YU7天幕屏订单,单项目价值量超2000万港元。

全球化破局贸易壁垒 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策略:

针对全球化布局,公司采取了东南亚产能转移策略,越南工厂预计于第四季度投产,此举将有效规避5%的关税成本;

. 高端产品差异化 :车规级Mini LED通过AEC-Q102认证,溢价能力提升;

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中东和拉美地区的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8%,

机构共识:严重低估的行业龙头,目标价看涨50%

香港证券公司Trade Rise研报指出核心投资逻辑:

“全球每7台车载显示屏就有1台使用伟志背光模组 ,但当前PB仅0.2倍( 行业均值2.4) ,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将形成戴维斯双击。”—摘自《伟志控股:撬动央国企资源,行业龙头有望爆发》估值修复路径

技术红利期的战略领跑者

当新能源车的“屏幕战争”从尺寸竞赛升级为沉浸式体验对决,凭借Mini LED技术的突破和央企资源整合,伟志控股正从供应链配角蜕变为标准制定者。公司不仅在LED背光产品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如车载显示器LED背光产品营收占比达到93.3%,而且在Mini LED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封装技术方面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随着中金战新创业投资的意向投资及G8.6代线产能的释放,伟志控股作为LED行业的隐形冠军,其估值重塑已进入倒计时。正如管理层所言: “我们不仅是背光供应商,更是智能座舱的光学方案设计师”——在车载显示千亿蓝海中,技术壁垒与生态协同构筑的双重护城河,将成为伟志穿越周期的核心筹码。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