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渗透,才是西方真正的杀手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7:04 1

摘要:如何才能击败一个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无比强大的超级大国?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想要瓦解一个民族,只需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善良和廉耻。

如何才能击败一个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无比强大的超级大国?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想要瓦解一个民族,只需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善良和廉耻。

这就是击败一个超级大国最好的方法。

上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朝鲜战争的失败之后,美国人意识到从外部击败我们几乎不可能,所以他们的议员杜勒斯就趁机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我们的目的,那些不相信精神作用的人,实在是太无知了……

为了便于美国高层理解他的方案,杜勒斯还特意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要将改变中国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

按照时间进行推算,就是要影响90年代到21世纪出生的这批孩子。

至于用什么方式,那就是从我们的内部动手,通过教育和文化渗透的方式,让我们自我否定、自我分化,从而瓦解我们的内部凝聚力。

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终极杀手锏。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们对外开放至今,西方文化在中国大流行,已经持续了40多年的时间,在潜移默化之间,他们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男女对立、精致利己、人情冷漠、弱肉强食……这些思想早就被我们的祖先批判过无数次,可现在竟然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趋势,还有一些明显带有歧义的句子,在中国的大地上广为流行,一度成为无数人信奉的至理名言。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穷养儿富养女这句名言。

这几乎是中国80%以上的家庭育儿的一个基本方针,在很多家长的认知里,男孩子从小就应该吃苦,这样长大以后就会有志气,至于女孩子,那就应该捧在手心里,给予充分的爱与支持,这样她们眼界就会更高,也会变得更加的自信。

你看看自己身边,是不是很多人都认可这句话语,你问他们为什么会相信这句话的内在逻辑,他们就会告诉你,这是老祖宗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肯定不会有问题。

那我继续问一个问题,到底是哪一个典籍,哪一个老祖宗提出的这个观点?我查遍了中国的历史古籍,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唐宋经典,看到了明清笔记,硬是没有找到这句话的源头在哪里。

最后我惊讶地发现,穷养儿富养女这句话的大流行,竟然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

当时是什么样的背景呢?一些有西方资本扶持的培训机构,为了在中国的大城市售卖女孩贵族课,为了推广男孩吃苦夏令营,就信口胡诌改编出了这句话语。

中国几千年历史,从来就没有人说过穷养儿富养女这句话,老祖宗真正的意思是穷养儿志富养女德

你不要看二者只有两字之差就以为是差不多的意思,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两句话的意思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穷养儿富养女的大概意思是:对男孩不能太好,要让他们多吃苦,对女孩则要尽可能的好一点,以培养她们的自信。

而穷养儿志富养女德又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是:男孩子要多磨砺他们的志气,让他们长大之后有家国情怀,要敢于担当,至于女孩子,则是要求她们自尊自爱,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不是大家理解的,男孩子就应该当牛做马,女孩子就应该锦衣玉食,物质享受。

我们的老祖宗没有那么肤浅,不会把这种三观扭曲的话语给传承下来。

那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再来提穷养儿志富养女德这句话了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西方的文化入侵之下,“志”和“德”两个字几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现在的年轻人,你叫他好好努力,好好奋斗,做一个有志气的人,他们会微微一笑然后告诉你:傻子才会努力,现在流行躺平。

至于现在的女孩子,你要是敢跟她们谈德这个字,她们立马就会翻脸。

网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出一个女孩子是不是好的伴侣?有一个高赞答案是这样说的,其实很容易分辨,你直接说自己喜欢贤惠的女孩子就可以了,看看那个女孩子的反应。

因为现在很多女孩子已经被境外的某些组织给彻底洗脑,她们完全否定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连贤惠这种中性词,在她们眼里都变成了不可接受的侮辱,当你说出贤惠、德行这样的词语时,她们会产生生理性的反感。

不信你和周围的女孩子提一下女德这两个字,你看看她们是什么反应,这个词已经被彻底污名化了,成了不可触碰的禁区。

什么勤俭节约、相夫教子、主持家务,这些传统的女性美德,如今已经被视为封建糟粕,被彻底丢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她们更愿意相信西方的那种自由主义叙事。

为什么我们传承下来的东西都被年轻人给抛弃,西方传过来的东西,却在年轻人圈子里大为流行?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了。

很多人每天都在聊文化渗透这个话题,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意识到,文化渗透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进行,没有人会傻乎乎的跑过来给你灌输他们的思想,那样太明显了,想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土壤,有时候只需要修改几个字,甚至只需要抹去半句话,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比如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为什么会大流行?

其实它的原话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为了批判当时的女性炫耀诗文的风气,是为了告诉广大女性,有才也应该内敛,这样才是更好的修养。

可是到了清代的时候,当朝者为了打压民间教育,便于统治,就直接抹去了前半句,一味的宣传女子无才便是德,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女性的受教育率急剧降低,到了清末的时候,中国95%以上的女性连文字都看不懂。

还有以德报怨这句话,很多人的理解也是错误的,孔子从来都没有叫大家去当圣母,很多人被欺负了,还想着以德报怨,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孔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那为什么现在的人全都只知道以德报怨?因为某些国家、某些组织,他们不希望我们找他们报仇,所以刻意的控制媒体和舆论在宣传阉割版本。

还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很多人视为为人处世的真理,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精致利己的思想,让很多自私的人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所以为了获得利益不择手段也是正确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从来都没有传达过这样的思想,他们的原话是——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修德行,就会遭到报应,而不是大家理解的人就应该自私自利。

那为什么90年代至今,这些阉割版的经典话语会广为流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叙事的思想涌入了中国大地,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的去篡改我们的经典古籍,用断章取义,刻意删减的方式去传播错误的思想,从而达到瓦解我们民族内核的目的。

穷养儿志,被拿掉了志气。

富养女德,被拿掉了德行。

你再来看看我开头说的那句话语——想要瓦解一个民族,只需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善良和廉耻。

你仔细进行对比,就能想明白很多问题。

当德行不让提,当穷养儿志被理解为男孩应该吃苦,当富养女德被理解为锦衣玉食,富贵一生,那会发生什么事情?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发现,一味的宣传穷养儿富养女,如果严格按此标准教育子女,那长大后23%的男孩会出现自卑倾向,17%的女孩会滋生物质依赖。

为什么现在很多男孩子在公共场合唯唯诺诺?为什么现在很多女孩子开口闭口全都是钱?因为从小家庭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男孩子要钱,家里不给支持,女孩子要钱,要出去旅游,父母立马给与响应,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中国的男孩子有苦不敢哭,中国的一些女孩子也变成了拜金的公主,她们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结婚靠老公,晚年靠子女,一辈子都在索取,完全没有一点个人自主意识。

你说她们全盘学习西方吧,那也算是好事,毕竟西方女性还讲究一个独自自主,可是她们学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也只学了一半,只看到了权益,没看到责任,于是就变成了今天这种魔幻的样子。

为什么结婚率连续11年下降?

为什么中国95后的单身人数不断飙升?

为什么国内男女对立的情况愈发严峻?

我们一定要警惕西方真正的杀手锏——文化渗透。

这才是杀人于无形,它改变了你的思想,还让你为他摇旗呐喊,它瓦解了内部的凝聚力,还让你找不到幕后的黑手在哪里。

他们每年花上千亿在文化、教育、媒体领域渗透,钱到底花在了哪里?看完我的内容,我相信大家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挺身而出,去肃清西方传过来的那些歪风邪气,把我们先辈传下来的一些美德和智慧给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国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枫冷慕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