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末坐在庭院里晒太阳,偶然看到院中栽种的凌霄花总是被竹架束缚着生长轨迹,这一幕不禁让我联想到有些育儿的古训有时也像一道枷锁一样,困住了多少父母的手足。
大家好,我是辣妈
周末坐在庭院里晒太阳,偶然看到院中栽种的凌霄花总是被竹架束缚着生长轨迹,这一幕不禁让我联想到有些育儿的古训有时也像一道枷锁一样,困住了多少父母的手足。
“穷养儿,富养女”这句古训,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被许多人奉为“佳酿”。然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现在,人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往往陷入了表面的、物质的误区。
许爸妈认为,“穷养儿”便是让男孩吃糠咽菜,衣食拮据;“富养女”便是让女孩锦衣玉食,百依百顺。然而,这种片面的理解,不仅扭曲了古训的初衷,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别让“穷养”困住童心
刻意让儿子穿着磨脚的旧鞋跋山涉水,给女儿套上缀满蕾丝的公主裙圈养在城堡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有位母亲坚持让十岁儿子每天步行五公里上学,却不知寒风中瑟缩的身影正在滋生对温暖的病态渴求;
另一位父亲给女儿购置整面墙的限量款玩偶,却看不见孩子眼底日渐枯萎的好奇光芒。
这些用力过“猛”的姿态,像极了园丁拿着剪刀对着幼苗比划,却忘了每株植物都有向着阳光生长的本能。
“穷养儿,富养女”的真谛
真正的穷养是给男孩的成长注入“钙质”。
就像老匠人锻造青铜器,要经历千次淬火才能成就器物的筋骨。
让七岁孩童自己整理书包是培养条理,允许十二岁少年在篮球场上摔得膝盖淤青是锤炼心性。
还记得有位企业家回忆童年时总跟着父亲晨起扫街,那些黎明时分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教会他的不是生活的苦,而是责任在肩头的重量。
富养女儿则是为灵魂涂抹光晕。
带她看敦煌壁画飞天衣袂间的千年风霜,在琴键流淌的月光奏鸣曲里种下诗意,让《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围炉夜话教会她温柔的力量。
就像苏州园林的造景术,不在于堆砌奇石,而在留白处滋养灵性。
有位女孩在日记里写道:"妈妈总在睡前和我讨论《人类群星闪耀时》,那些星辰般的故事让我懂得,真正的公主不需要水晶鞋,她本身就是发光体。"
让每颗种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聪明的“园丁”往往懂得观察“幼苗”的脉络。
当男孩痴迷昆虫标本时,带他去湿地观察生态系统,这比强迫背诵《弟子规》更能培养科学精神;
发现女儿在暴雨天蹲着观察蜗牛,不妨递上放大镜而非雨伞,呵护这份对生命的惊奇。
就像莫奈的父亲没有阻止他在悬崖边写生,才有了后来光影斑驳的《日出·印象》。
辣妈语录:
“富养心态”,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
它让孩子拥有面对人生挑战的勇气和智慧,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保持乐观、自信和坚韧,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说对吗?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全能辣妈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