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PNAS官网显示,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陈菲菲、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威、辽宁大学的仇焕广,合作撰写的论文“Poverty alleviation resettlement in China reduces deforestation”,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简称PNAS) 上发表。仇焕广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摘要:据PNAS官网显示,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陈菲菲、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威、辽宁大学的仇焕广,合作撰写的论文“Poverty alleviation resettlement in China reduces deforestation”,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
中国的扶贫移民安置减少了森林砍伐
作者简介
陈菲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陈威
中国人民大学
辽宁大学
摘要
Deforestation frequently accompanies poverty, yet various antipoverty programs in many countries have exhibited mixed results in addressing deforest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ttlement (PAR) stands out as one of the few government-led resettlement programs designed to alleviate poverty, offering comprehensive follow-up support for quality of life and employment after relocation. Our study uncovered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PAR program’s impact on forest quality. Through a multiperio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and household survey data, we found that the PAR program significantly curbed deforestation in the participating counties and reduced forest-clearing activities among the resettled households, even those relocating to rural villages. Mechanism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rogram discouraged deforestation by enhancing market accessibility, fostering nonfarm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elevating income levels. The study underscores that altering livelihood strategies and lifestyles is essential for resettlement programs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森林砍伐常常与贫困相伴,然而许多国家的各种扶贫项目在解决森林砍伐问题上表现出的结果参差不齐。扶贫移民安置(Poverty Alleviation Resettlement,简称PAR)是少数由政府主导的旨在缓解贫困的移民安置项目之一,该项目为移民搬迁后的居民生活质量与就业提供全面的后续支持。本文的研究发现了扶贫移民安置项目对森林质量影响的实证证据。通过对遥感数据和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分析,本文发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显著遏制了参与该项目的县的森林砍伐行为,并减少了移民家庭的森林清理活动,即使是那些迁往农村村庄的家庭也是如此。机制分析揭示,该项目通过增强市场可及性、促进非农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抑制了森林砍伐。本研究强调,改变生计策略和生活方式对于移民安置项目有效缓解生态退化至关重要。
介绍
“贫困与森林砍伐”存在恶性循环,贫困人口过度的森林砍伐会导致森林退化且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而失去赖以维生的森林资源将进一步加剧贫困。“十三五”期间中国实施了规模庞大的“精准扶贫战略”,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将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离“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并为其搬迁后的生活质量和就业提供了后续帮扶,是世界减贫史的一项伟大壮举。但已有影响主要分析了精准扶贫战略的社会经济效应,其生态环境效应未得到深入评估。
本研究利用县级地理遥感、气候监测、易地搬迁情况和社会经济等多套宏观数据,以及微观实地调研收集的8省16县3期数据,评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县级森林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其微观影响机制。主要结论是:(1)易地扶贫搬迁在实现减贫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正向生态环境效应,搬迁地区的森林砍伐减少、植被覆盖情况显著提升;(2)贫困户搬迁后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化转型,薪柴砍伐显著减少;(3)搬迁还通过提高市场可获得性、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升收入等渠道有效缓解了生态退化。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二是揭示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通过搬迁减贫缓解森林砍伐的多项机制。相关研究发现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步实现减贫和生态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仇焕广教授简介
仇焕广,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位科学家,北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村发展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入选首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农村发展、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Proceeding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70余篇,在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5部。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农业农村部软科学研究一等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等。
来源: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