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NAS 作为全球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综合性跨学科学术期刊之一,是公认的世界四大权威综合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全球学术界享有盛誉。
PNAS 作为全球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综合性跨学科学术期刊之一,是公认的世界四大权威综合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全球学术界享有盛誉。
尽管最近十年间 PNAS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巨型开放获取期刊冲击下名次后退,但仍然是综合类期刊中的「顶尖选手」。
PNAS 的全称是「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就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从归属性质上,类似咱们的《中国科学院院刊》。
然而,这本由美国科学院主办的老牌期刊,因一直给院士们开「后门 」而争议不断,还被嘲讽为「老男孩俱乐部」。
院士们能够以成员贡献(Member-Contributed)方式,而非传统的编辑流程向 PNAS 投稿。
这种内部渠道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特权,也经常遭到学界的批评和质疑。
关于 PNAS,网上经常有这样的评论:非关系户,发文难度约等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有(美国)院士关系的话,发文难度约等于 Scientific Reports。
那么,PNAS 期刊到底怎么样呢?本期,咱们就来看一看吧~
出版商:NATL ACAD SCIENCES
分区:JCR Q1、中国科学院综合性期刊 1 区 TOP(大类)、综合性期刊 1 区(小类)
影响因子:9.4
审稿周期:平均 6—7 个月
版面费:OA 出版模式,版面费为 2425-53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7585-38433 元)
自引率:2.1%
国人发文状况:占比 7%
是否预警:否
收稿范围
PNAS 是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同行评审期刊,该期刊的范围是全球性的,提交内容向全世界所有研究人员开放。
自 1914 年创刊以来,PNAS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刊物,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全球最高影响力原创研究的权威来源。
该期刊面向全球,出版全球前沿研究报告、述评、综述、前瞻、学术讨论会论文等,覆盖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
此外,PNAS 还会出版和刊登一些科学新闻、评论、观点、专题和 NAS 成员简介等内容。
投稿方式
PNAS 投稿有两种方式:
直接投稿(俗称「推荐渠道」):无需 NAS 院士推荐或署名,但需要推荐 3 个相关领域的 NAS 院士作为编委,这类论文最终接受率约为 14%。在论文被接受之前,编辑的名字对作者是匿名的。一旦文章发表,文章页面有以 「Edited by...」 打头的编委姓名,请注意他们只负责监督审查,但不对文章做任何担保。
院士供稿(俗称「内部渠道」):由 NAS 院士署名作者并提交,同时院士自己还需要选择 2 个或以上审稿人,每年有投稿两次机会,这类论文数量约占全部发表论文数的 25%。一般来说,NAS 院士为保证自己的名声,发表的论文质量与同期论文相近。
需要注意的是,院士必须选择在过去 48 个月内没有与作者合作过的审稿人。所有审稿人的姓名和机构均会在脚注中发表。NAS 院士必须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这些论文以「Contributed by...」 的形式发表。
值得注意的是,Nature 还调查了近十年来通过「内部渠道」 发表的文章情况,结果显示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会尽可能多地使用这项「特权」,而他们使用的原因也颇为无奈:投其他期刊悲剧了,所以转向了 PNAS。
尽管 Nature 的调查结果差强人意,而且现在已有超过 95% 的文章都是来自「直接投稿」,但是「内部渠道」的存在,以及它 98% 的极高命中率仍然在对期刊的评价上拖了后腿。
影响因子
PNAS 自 1997 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 9.040,此后一直稳定在 10 分左右。2021 年开始突破 11 分,2022 年达到 12.78,2023 年降为 11.1,2024 再次降为 9.4。
总的来说,PNAS 近 20 年的影响因子还是非常稳定的,基本都在在 10 分左右。
分区情况
在 JCR 分区方面,PNAS 为「多学科科学(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类别期刊 Q1 区;
图片来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在中国科学院分区方面,PNAS 则位于综合性期刊 1 区 TOP(大类)、综合性期刊 1 区(小类)。
审稿速度
在审稿周期方面,据期刊官网上显示:初审周期为 13 天,审稿周期为 47 天,从提交到正式接受周期为 6.6 个月(如果有院士通道,速度就非常快,自投的话,时间就有点 「薛定谔」了)。
此外,官网上显示的录用率约为 14.7%,录用难度还是有的,但投资价值也是很高的。但也有网友反馈期刊的审稿速度约为 2.8 个月,录用率高达 22.5%(与官网上公布的数据相差还是蛮多的,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通过对近期已发表 RESEARCH ARTICLE 审稿速度的抽样统计,大部分文章的审稿周期都是在 3—5 个月左右接受,快的有 39 天可以接受的,慢的也有 375 天的。
另外,投到 PNAS 的论文的同行评审时间后,研究发现「内部渠道」确实比「直接投稿」有更大的时间优势。
这种模式在所有学科中都是一致的,但是在生物学和物理学中最为明显:一篇直接投稿的论文需要等待 4 个月才能获得同行评审结果,但内部渠道只需要 70—80 天,时间缩短了近 40%。
不同领域中,内部渠道(红色)和直接投稿论文(蓝色)审稿周期的差异
发文数量
PNAS 期刊的出版周期为周刊(Weekly),在 2023 年的发文量为 2803 篇。其中,国内学者在该期刊的发文量排名位居第二(1873 篇)。
图片来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且国内的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大(567 篇),总体来说该期刊对于国人还是比较友好的!
出版费用
PNAS 的文章开放获取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延迟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为 275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9941 元)。第二种是立即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为 53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8433 元)。另外,简要报告文章(Brief Report)每篇文章 2425 美元(约合人民币 17585 元),且所有报告文章在出版后立即开放获取。
除此之外,所有 PNAS 的文章,无论其许可证如何,在发表后六个月内都是免费的哦!
自引情况
PNAS 期刊 2023-2024 在年的自引用率为 2.1%,同时该期刊也不在预警名单之中。
编委团队
目前,期刊主编是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 May R.Brernbaum 教授(2018 年 10 月起被任命为 PNAS 的主编),在此之前 Berenbaum 任职于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ARE),在昆虫学领域内是引用率颇高的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是 15.0。
May R.Brernbaum 教授的主要领域是进化生物学,研究兴趣包括化学生态学、昆虫/植物相互作用、鳞翅目和其他植食性昆虫的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外源性代谢和光生物学。
子刊出道
值得注意的是,PNAS 还于 2022 年正式创立了 PNAS Nexus 子刊,其对标的是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Science Advances 这类期刊。
然而,2024 年 6 月,PNAS Nexus 首次公布了其影响因子,结果令人意外,影响因子仅为 2.2,这个影响因子的公布也在科研圈引起了广泛讨论。
尽管首个影响因子不尽人意,但是还是展现了 PNAS 的「雄心壮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协投的投稿经历?
投稿1:
审稿效率非常高,11.17 协投;1.10 审稿意见回来大修,可能赶上圣诞元旦慢了一些;2.27 号意见返回,给了两个月时间修改;4.3 正式接受;4.25 online!
投稿2:
评审非常专业,意见中肯一审历经五个多月,最后给了大修,补个实验花了俩月 …… 不过最终还是得以成功发表。作者作为读博期间第一篇文章,很感慨的说:能够发在 PNAS 上,深感荣幸,感恩我导以及每一位在投稿过程帮助我的人。
写在最后
本期,我们重点为大家盘点了出道即引发争议的期刊《PNAS》。该期刊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刊,影响力自然不用多说。但是由于其特立独行的投稿方式,饱受广大科研人员的争议,认为其是明目张胆地给院士「开后门」。
不过,为了防止恶意灌水,PNAS 也对每位院士每年通过内部渠道递交的论文数量做出了明确限制。大约十年前,这个数字是 4 篇。现在,每位院士每年的内部渠道投稿不能超过 2 篇,由此可见该期刊正在逐渐地给院士开的「后门」变窄。
不管怎样,PNAS 仍是一本很好的期刊,其自引用率低、对国人比较友好,审稿速度通常在 6-7 个月,感兴趣的小伙伴,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和经费,可以提前准备起来啦!根据自身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期刊,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最后,也祝愿大家投稿顺利哦!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