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投入十万台(套)农机“闹”春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22:22 2

摘要:3月19日,记者从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投入各类农机具10.2万台(套)参与春耕生产,预计今年春耕期间将投入生产的各类农机具超20万台(套)。

3月19日,记者从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投入各类农机具10.2万台(套)参与春耕生产,预计今年春耕期间将投入生产的各类农机具超20万台(套)。

当天,市农机中心在平南县举行贵港市2025年“十万农机闹春耕”启动仪式暨水稻生产数智化技术培训班,在大新镇大有村现场演示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激光平地作业、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机械化耙耕作业、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机械化插秧作业和无人机植保作业等,还到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观摩育秧工厂智能育秧操作及炼秧场景,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传、金融服务和新机具展示。

记者在大新镇演示现场看到,耙耕机操作室空无一人,农机手在田埂边操作手机,耙耕机自动行走完成耙田作业。插秧机上的农机手只需操控农机掉头和添加秧苗,插秧机自动行走完成插秧作业,插秧机走过的地方,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地插在田里。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作业、智能自循环育秧苗床等智能化育秧作业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马明介绍,此次活动着重演示智能农机作业,希望引导大家围绕“人工智能+机械化”工作思路,持续巩固发展水稻智慧农场创建经验,探索农机智能化发展新模式,让更多科学技术服务农业。

据悉,目前我市拥有各种农业机械73.39万台(套),农机总动力415.3万千瓦。全市农机服务组织247个,服务农户18.1万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收入2.3亿元,排全区第一位。去年我市建成了广西首个水稻智慧农场,多个水稻品种实现全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推动水稻生产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为今后持续发展智慧农业、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探索了很好的路径。

“无人化农机耙耕、插秧作业更标准,方便水稻后期管护、收割,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水稻产量可提高50公斤。”平南县耕之田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何佩霞介绍,公司种水稻800多亩,有8台插秧机、1台自动驾驶拖拉机、1台卫星平地机、2台履带式拖拉机、2台无人植保机,目前部分农机已经加装了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探索无人化农机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目前已建成投产水稻育插秧、烘干、仓储等项目,大米加工项目今年7月可投产,是广西首家使用全自动供盘和码盘机械手、使用循环立体运动式育秧苗床的现代化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该中心负责人朱伟宗介绍,去年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3万多亩,中心每天播种能力1000亩以上,智能恒温育秧车间单批次炼秧1000亩,今年已接育秧订单1万多亩。

图为3月19日,平南县南部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工人正往智能自循环育秧苗床上摆放秧盘。全媒体首席记者黄静华摄

今年来,市农机部门强化春耕节令意识,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主体的技术和装备优势,组建多个春耕生产服务队对农户开展机械代耕、代育、代种、代插等春耕备耕社会化服务宣传推介,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到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来。目前,全市完成机械化耙田85万亩、工厂化育秧14.1万亩、机械化插秧1.5万亩。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黄静华

来源:贵港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