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4日晚,舟山市普陀体育馆内,激昂的舟山锣鼓响起。一曲《沸腾的渔港》时而如惊涛拍岸,时而似渔船破浪——这不是传统的舞台表演,而是“浙BA”城市争霸赛普陀主场的震撼开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锣鼓以磅礴的气势,为现场观众带来“大海的声音”,迎接远道而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态的文化样式。通过体育赛事这样的年轻化平台,传统技艺能真正“流”入寻常百姓家。
舟山锣鼓
慈溪“水火流星”
永康“九狮图”
......
来看“非遗”登上浙BA赛场
带来的震撼体验↓
舟山锣鼓
赛场有了大海味
8月24日晚,舟山市普陀体育馆内,激昂的舟山锣鼓响起。一曲《沸腾的渔港》时而如惊涛拍岸,时而似渔船破浪——这不是传统的舞台表演,而是“浙BA”城市争霸赛普陀主场的震撼开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锣鼓以磅礴的气势,为现场观众带来“大海的声音”,迎接远道而来的嘉兴队。
图自普陀潮
“舟山人靠海吃海,对海洋的敬畏既体现在日常出海作业中,也流露于一年一度的谢洋大典。舟山锣鼓起源于航海,以鲜明的海洋文化为底色,通过丰富多变的曲调,既展现与大海搏斗的粗犷激烈,也传递渔家生活的温婉抒情。”普陀区文化馆馆长顾颖告诉记者,选择在“浙BA”的舞台上展示舟山锣鼓,正是希望借助这一赛事,让更多人感受舟山锣鼓的文化魅力,了解普陀海洋文化,认识舟山。
舟山锣鼓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彩的开场表演,让专程前来观赛的嘉兴球迷张泽华父子赞不绝口。张泽华一边用手机记录演出,一边向儿子张佳佳讲解锣鼓背后的文化脉络。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版本,已经历了多次创新演变。”作为舟山锣鼓的早期参与者与组织者,顾颖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舟山锣鼓的保护与传承,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推动其不断推陈出新,表演阵容也逐渐扩大。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舟山锣鼓成功入选杭州亚运会暖场节目资源库,成为舟山市唯一入选的节目。
图自普陀潮
当天开场表演结束后,顾颖和演员们并未离场,而是走上二层看台,化身啦啦队员,为比赛助威。“我们希望用表演和热情,点燃整场比赛的氛围。”在顾颖看来,当舟山锣鼓与“浙BA”相遇,文化传承与体育竞技完美交融,让这项动态艺术作品成了活跃于民间、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力量。每一次锣鼓响起,都是千岛之城对海洋的致敬、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不仅如此,普陀主场更将整个赛区打造为展示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期举办的“浪尖争霸·鲜游普陀”海岛篮球嘉年华,集合了乐队演出、互动游戏、特色美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体验也有奖励;舟山国际水产城“普渔乐”摊位现场烤制并派发新鲜梭子蟹,嘉兴球迷凭球票即可免费领取品尝。这种“文化+体育”的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也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开辟了新路径,让广大观众在感受竞技激情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地方文化的深厚魅力。
水火流星
让文化与运动融合
8月20日,在宁波队对战永康队的比赛中,比赛中场,慈溪“水火流星”团队带来的一场独具特色的省级非遗项目表演吸引了全场目光——水碗轻盈流转,“火球”飒沓飞旋,让“浙BA”赛事因古老非遗的亮相更添文化深度。
图自水火流星微信公众号视频
“水火流星”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源于民间杂技,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表演者通过绳索两端的水碗或火球进行抛、接、甩、绕等高难度动作,形成流畅而惊险的视觉效果。水态柔美、火势激昂,二者刚柔相济,既考验技巧,也蕴含“水火既济”的传统哲学思想,是融身体技艺与文化象征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当天,参与表演的是慈溪“水火流星”团队,该团队曾多次代表浙江参与国内外重要文化交流活动。2010年,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浙江活动周”展演。
此次在“浙BA”赛场上的亮相,成员们倍感振奋。“水火流星”非遗传承人王耀国表示,“浙BA”氛围热烈、关注度高,尤其是本土作战的宁波队拥有大量忠实球迷,在这样的场合表演,更像是为家乡人献艺,格外亲切。年轻队员杨宏业谈道:“体育和非遗都是充满动感与生命力的文化形式。看到观众为我们鼓掌、拍照,特别有成就感。”
“将非遗表演融入体育赛事,对“水火流星”乃至更多非遗项目的当代发展具有多重意义。”王耀国介绍,首先,它突破了非遗展示的传统场域,借助体育赛事巨大的流量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群,有效提升了非遗的能见度和影响力。其次,这类跨界展演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实战机会,使其在不断展演中打磨技艺、活化节目形态,进一步推动非遗的创新性表达。更重要的是,它以“文化+体育”的方式构建了地方认同与人文氛围,使传统艺术走进现代生活场景,从而获得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一场胜负紧张的篮球赛,因水火流星的闪耀而更具人文厚度;一项百年非遗技艺,也借助体育的舞台再次流转于当代人的视野之中,实现了文化与运动之间的双向滋养。”
东方一绝
永康九狮图助阵
“接下来,我们还将和婺剧一起去‘浙BA’城市争霸赛的其他城市演出。我们希望把‘九狮图’的吉祥寓意带给球员们。”说话的是永康市石桥头村党支部书记胡志伟。
受访者供图
8月17日,在金华队和余姚队的比赛期间,来自永康市唐先镇石桥头村的“九狮图”表演登场亮相,为球员加油助威。胡志伟说:“我们本地有一句谚语,‘节日到,九狮跳’。只有逢年过节和重要的场合,‘九狮图’才会登台表演。”,言下之意,“浙BA”的赛场值得“九狮”前来助兴。之前,“九狮图”还出国表演过。
“九狮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发源于永康市唐先镇石桥头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九”寓意长久,有祈求平安吉祥之意,同时,狮子在中国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通过9只狮子的表演,展示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如今的“九狮图”由一个约长6.5米、宽1.8米、高3米的狮笼,一根约长5米的金龙挑竿和9只大小不等的狮子,以及38条20余米长的纤绳组成。下面的狮架由黄铜烧铸而成,刻满了龙的图案和花纹,也展示了中国五金之都的深厚五金文化底蕴。表演前,“九狮图”的装置的准备安装要一个小时,完成后需要11个人同时操控38根绳子,让狮子活灵活现地动起来,另外,还有十几个人的乐队演奏配合。
图自金华文旅
受访者供图
在激越的锣鼓声中,号角吹响,狮王首先跳出,它上下扑腾,左右跳跃,衔住金笼挑竿上的彩球,欢舞一阵,引带狮笼中的4只小狮子,扭头、摆身、跳脚、抓痒。接着,又带出笼顶上方的2只守门狮,群舞嬉戏。在狮王的引领下,高悬在挑头上的彩球还能打开,从里面窜出2只幼狮,慢慢地爬近狮王,让狮王抚爱一番。龙和狮还会吞云吐雾,意为呼风唤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几十位表演者都是永康的球迷,“连着看了两场篮球赛大家感觉很爽,‘九狮图’和篮球很有缘分。”胡志伟说,“余姚的球迷也连连称赞,说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现场看更震撼。”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