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科技】深海科技:国家战略加速产业化,海洋产业开启新质动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0 21:08 6

摘要: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公众号推送信息仅面向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公众号推送信息仅面向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公众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 深海科技行业首次纳入国家战略,产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与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并列,明确提出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政策表述从2021年的“深海工程”、2023年的“深海深地探测”逐步演进至2025年的“深海科技”,愈加覆盖深海探测、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这一政策升级亦标志着深海科技从科研探索向产业化应用的战略转型,未来深海科技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深海科技领域融合海洋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通信导航等多学科,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

深海科技是以深海环境为对象,涵盖探测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旨在突破深海极端环境(高压、低温、黑暗)下的技术瓶颈,实现科学探索与产业化应用。其核心范畴包括:探测与深潜技术(如载人潜水器、无人潜航器UUV)、深海通信与材料(光纤传感、钛合金耐压壳体)、海洋新基建(海底数据中心)、资源开发(可燃冰开采、多金属结核提取)、智能装备(AI驱动仿生机器人)以及生态监测与国防安全(海洋环境评估、水下监测网络)等。

· 大力发展深海科技,是应对资源短缺与战略竞争,亦是推动科技进步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举措。

从资源角度看,深海蕴藏着多金属结核、稀土、可燃冰等战略性资源,可缓解陆地资源枯竭危机,保障能源与矿产供应链安全;在科技与经济层面,深海探测与工程技术的突破能辐射带动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从生态与安全维度,深海是地球气候调节的核心,其环境监测数据对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同时海底通信光缆、军事侦察等设施直接关乎国家安全与国际话语权。

· 深海科技产业发展空间足够大。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相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其中,与深海科技紧密相关的海洋资源开采、装备制造、工程建筑、海洋电力等海洋产业的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万亿元。另,深海科技产业链长,涉及上游的装备设计研发及材料技术,中游的生产制造与系统集成,下游的海洋勘探、海洋军事等各类型的海洋应用服务。上游及中游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环节可能率先受益于深海科技建设,并最终实现对下游应用服务领域更加广阔的辐射。未来,深海科技全链条布局的加速规模化,将成为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

· 预计产业配套政策将快速跟进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深海科技的顶层设计落地后,预计后续将会有更多针对性或配套的国家或地方政策出台,实现对深海科技领域的资源倾斜,例如示范工程、税收优惠和科研专项支持等,加速深海技术的转化与规模化应用。另,部分沿海省份业已提前布局,例如海南省2024年即印发《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并提出将按照物联海洋、孪生海洋、智能海洋、深海智造“四步走”的路线图,构建“智慧海洋”高能级深海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 技术突破驱动深海资源开发与装备升级。

我国深海探测与装备技术已实现国际领先水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突破10,909米深潜记录,“蓝鲸”系列超深水钻井平台刷新全球作业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7,000米深度、“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实现11,000米钻深能力,另钛合金耐压壳体、深海激光通信等领域亦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此外,AI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推动行业革新,例如仿生机器人、无人潜航器(AUV)加速迭代,智能算法提升资源勘探效率等。总之,技术的突破已经为深海科技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我们认为,深海科技产业在技术驱动和政策支持下,将成为支撑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深海资源开采、深海装备、深海新基建等核心领域及配套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相关标的:石化油服(深海探测)、中海油服(深海探测)、中科海讯(声纳装备)、天海防务(深海装备)、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中天科技(海底光缆)、亨通光电(海底光缆)、索辰科技(子公司麦思捷主营海洋电子信息装备技术领域)、中科星图(子公司星图深海主要从事深海感知装备研制、深海“三查”服务及深海数据服务)。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深海生态保护约束强化;技术商业化进展滞后。

西部证券—投资评级说明

分析师声明

免责声明

研究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深海科技:国家战略加速产业化,海洋产业开启新质动能》

参与人员信息:

分析师:郑宏达

邮箱:zhenghongda@research.xbmail.com.cn

分析师:陈彤

邮箱:chentong@research.xbmail.com.cn

联系人:周成

邮箱:zhoucheng@research.xbmail.com.cn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公众号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公众号内容,不应视本公众号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西部证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西部证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西部证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版权。如征得西部证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公众号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公众号,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西部证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