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籍抗战词曲家沈琪生在鲁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4:57 1

摘要:沈琪生,原名沈肇华,又名沈其生,1912年出生于泗阳县众兴镇西五里渡。是中共淮盐地下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全民族抗战时期,沈春生创作了大量抗日词曲,代表作品有《洪泽湖渔夫曲》《攻徐州》《月儿渐渐高》《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团歌》《小儿郎》等,尤其是《洪泽湖渔夫曲》曾

泗阳籍抗战词曲家沈琪生在鲁南

王晓华

全民族抗战早期,有一位泗阳籍抗战词曲家沈琪生曾经战斗生活在山东鲁南地区,他就是革命烈士沈琪生。

沈琪生,原名沈肇华,又名沈其生,1912年出生于泗阳县众兴镇西五里渡。是中共淮盐地下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全民族抗战时期,沈春生创作了大量抗日词曲,代表作品有《洪泽湖渔夫曲》《攻徐州》《月儿渐渐高》《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团歌》《小儿郎》等,尤其是《洪泽湖渔夫曲》曾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中广泛传唱,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士气,坚定了抗日胜利的信心,他也被誉为“苏鲁皖抗战歌手”。

1938年4月21日,山东临沂失陷,日军继续南犯,不久郯城县城陷落。至此,临郯地区一带主要城镇均被日寇占领。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5月上旬,中共山东党组织部在临沂南乡三重村小学成立了国民党第五战区临郯青年抗日救国团总团(简称青救团),以进一步发动广大青年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这是当时临郯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最为广泛的群众性抗日组织。

根据党组织安排,沈琪生被调至青救团工作。到青救团不久,他就为青救团谱写了一首《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歌词由临沂早期党员、时任青救团负责人丁梦荪创作。在这首歌的鼓舞激励下,大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加入到青救团组织中来,临郯青年救国团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同月,临郯各地区相应成立县团各分团。临郯青年救国团马头镇第七分团(后改为临郯青年救国团第22分团)是其中影响较大一个分团。为支持和帮助马头镇分团开展工作,县团部将沈琪生从青救团调到马头镇第七分团。沈琪生的爱人高其功和孩子也一起来到马头镇。

抗战爆发后,郯城县马头镇的各种抗日组织纷纷建立。马头镇的少年儿童,在地方党组织的宣传、影响和组织下,积极投身抗敌救国运动。1937年下半年,由方平、蓝会武、文渊、任国良、林文汉等少年儿童组成郯城县儿童抗敌后援会。在了解到儿童抗敌后援会的情况后,沈琪生帮助他们成立了少年工作团。在少年工作团中,又组建起儿童歌咏队,并创办《大集报》墙报,宣传抗日政策。每逢马头镇逢集,就出版一期《大集报》,很受群众欢迎,影响很大。

不久,郯城县妇救会也创办了一份报纸,沈琪生为其题名《三八报》。关于取这个报名的原因,沈琪生解释说,其一,三八是妇女节,用以代表是由妇女们创办的报纸;其二,马头镇旧历三、八逢大集,人群集聚,便于隐藏,宣传效果也会更好。

为扩大抗战影响,教育和鼓舞民众抗日,沈琪生在少年工作团和妇救会中选拔出30名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组成文艺宣传队,并亲自指导培训,教唱革命歌曲。宣传队以马头镇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演出。每次演出,沈琪生只要有时间,都亲自带队,有时远赴百余里,深入前线慰问劳军。

随着歌咏队影响力的扩大,周边镇外儿童也纷纷加入到歌咏队。在沈琪生的建议下,成立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4个大队,每一个大队下设3至4个中队。沈琪生为此专门创作了儿童歌咏队队歌《小儿郎》:“小儿郎,小儿郎,心眼要比大人强。学会当侦探,学会把歌唱。拿小刀,拿小枪,走上战场,走上战场。捉几个日本鬼,叫他回东洋。捉几个狗汉奸,送他见阎王。发一个无线电报,小儿郎的名字天下扬,小儿郎的爹娘也都跟着沾了光!”这首歌一经诞生,便迅速在临郯一带广为传唱,并延展至周边各根据地,甚至传播至敌战区,在鲁南、苏北一带产生深远影响。

沈琪生遗作《洪泽湖渔夫曲》

1938年5月下旬,战略重镇徐州沦陷。沈琪生闻讯后,彻夜难眠,创作了歌曲《攻徐州》表达悲愤之情:“日本鬼子强占徐州,杀人放火扰乱不休。这口闷气不能忍受,大家一心要夺回头,直向前,莫退后,我们要报仇。”“手榴弹,咔!大刀片,杀!看准那目标,不让他逃走,冲进去,冲进去,冲冲冲徐州!”

这期间,马头镇因抗日活动活跃,影响较大,成为日伪军重点“扫荡”清剿地区,敌特四处捕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郯码地区笼罩在恐怖之中。沈琪生等人在当地群众和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的掩护下,多次躲过日伪军的搜捕。

1938年12月,临郯青救团武装在临(沂)枣(庄)公路边小城东伏击日寇,取得缴获1挺机枪、3枝三八式步枪、子弹千余发、太阳旗一面的重要胜利。这是临郯抗日武装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第二天是马头镇集日,在伏击战中表现英勇的战斗英雄王槐三和他的战友们带着战利品,来到马头镇分团,准备在集市上对群众进行展览宣传。为歌颂英雄事迹,宣传抗战成果,沈琪生当即编写了一个庆祝胜利的歌曲《庆祝胜利歌》,由少年工作团和妇救会骨干在集市上高唱:“王槐三和冯士友,真是群众的射击手。打死日本鬼,机关枪步枪夺到手。同志们齐奋斗,学习他二人。他们不是三头六臂九只手,嘿!他们能向前,咱也不落后。下一回,要替牺牲同志去报仇。捎来几个鬼子头,鬼子头!”

1938年12月21日,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游击支队在徐州邳县许楼村(今属新沂市)成立。沈琪生调任八路军陇海游击支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39年9月,八路军山东纵队苏皖纵队成立,沈琪生又被调到苏皖纵队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回到宿迁战斗生活在洪泽湖西畔。

1940年春夏之交,沈其生在鲁南被错误处死。

1984年3月5日,中共陆军六十三师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山东省委《关于对湖西‘肃托’事件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精神,作出了“给沈其生同志平反昭雪的决定”。决定中说:“沈其生同志青年时代就思想进步,积极投身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和囚禁,始终保持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发动人民群众投身革命事业,他创作的歌曲,至今仍为许多八路军老战士所珍藏。沈其生同志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工作积极。1940年被怀疑为‘托派’并被错杀,是当时肃反工作中‘左’倾错误影响和战争特定环境造成的,确属冤案。经师党委研究,决定给沈其生同志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党籍。”(作者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

来源:赵连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