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暑期一线报道⑤丨多支研究生团队深耕齐鲁沃土赋能乡村振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4:36 1

摘要: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引导研究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部署要求,2025年暑期,学校精心组织多支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奔赴齐鲁大地乃至更广阔的乡村一线,发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文化传承、生态优化等,将论文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引导研究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部署要求,2025年暑期,学校精心组织多支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奔赴齐鲁大地乃至更广阔的乡村一线,发挥专业所长,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文化传承、生态优化等,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成果送到农民手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农业高校研究生的使命担当。

科技攻关强产业 筑牢振兴硬支撑

研究生团队是破解产业痛点、探索创新模式的“科技尖兵”与“融合推手”。生命科学学院助力葡萄种苗产业链增值志愿服务团深入青岛莱西产芝村,针对葡萄苗木夏季管理难题展开科技攻坚,精准诊断出制约产业发展的病虫害防治(霜霉病、白粉病)、排水系统缺陷及高温日灼三大核心瓶颈,为葡萄种苗产业提质增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园艺学院“走进乡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赴莱西志愿服务团依托莱西葡萄科技小院,系统学习和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实地调研和学习手机一键操控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的智能革新,努力提高以科技赋能推动农业降本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能力。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参参不息”志愿服务团先后走访烟台莱州、青岛平度等多地水产企业。在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团队通过座谈与参观,了解企业自主研发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质净化、水温调控及智能投喂方面的优势,深化对水产绿色养殖的思考;在平度荣杰养殖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和取样检测,学习养殖户经验;在青岛瑞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养殖水质检测,向养殖户普及无抗养殖知识,提供微生态制剂用于小示范点,并针对养殖难题提出优化意见。

动物医学院“乳康护航者”志愿服务团在老师指导下赴即墨区大信镇,以“沉浸式调研+一线式学习”开展实践,走访了大信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和家庭奶牛牧场。在监督站,团队通过座谈系统了解区域奶业存栏规模、经营模式及乳品全链条监管机制,直观感受奶业安全“监管防线”;深入家庭牧场溯源乳品质量,结合新兽药创制专业,收集奶牛疾病数据、兽药使用反馈,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团队还围绕牧场乳房炎防控展开调研,摸清夏季高发、隐性与临床型乳房炎的危害及牧场“清洗消毒、通风除潮、疫苗注射、规范用药”等防控措施,为后续新兽药研发、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找到方向。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讲好中国故事:乡村产业振兴中红色资源挖掘与赋能”志愿服务团奔赴临沂沂水县,探索文化资源赋能产业升级的创新路径。团队访问了“兵支书”王成成,了解其以军营攻坚精神驱动打造“红绿融合”特色产业、激活村庄内生动力的产业创新实践。系统总结西墙峪村、葛庄村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的“红农旅融合”产业振兴新模式,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融合化发展提供“智慧方案”。

播撒火种育人才 激活振兴源动力

这个暑期,机电工程学院“小小科学家·智耕新泰”志愿服务团在泰安新泰翟镇化身启迪智慧、培养新农人的“启蒙导师”,通过电磁感应实验、水火箭发射等趣味项目,为百余名乡村孩童开启科学探索之门,点燃科技梦想。同时,团队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调研高粱生态种植与智慧农业,编写《绿色农业生产指南》《农业用电安全手册》,线上线下为200余名农户提供实用技术培训。

深挖文脉赋新能 厚植振兴软实力

外国语学院“农情心译”志愿服务团走进青岛城阳少山村,聚焦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致力于激活乡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团队同学了解了少山红杏富有地域特色的种植方式及其所蕴含的“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农遗智慧,为推动当地农旅融合实施发布了红杏采摘地图、打造采摘体验活动等举措,为传统农遗注入现代市场活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

绿色理念护生态 绘就振兴高颜值

草业学院“绿之益”志愿服务团深入青岛市市南海滨风景管理区,以“土壤微生态修复护航滨海生态,绿色技术助力‘双碳’目标”为主题,探索构建“三维服务体系”实践模式守护滨海生态。团队围绕景观松树生长现状、病虫害防治、养护管理及生态与景观融合路径展开调研,通过系统采集土壤样本,测定pH值、微生物群落等指标并结合叶片观测,出具诊断报告,制定了“菌剂灌根+精准追肥”综合解决方案。

此外,生命科学学院团队提出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园艺学院团队学习土壤改良与绿色防控技术,机电工程学院团队编写《绿色农业生产指南》等,都致力于推广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聚力赋能强组织 夯实振兴主心骨

部分团队积极与基层党组织建设,赋能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讲好中国故事”志愿服务团深入调研“兵支书”王成成的治理实践,总结其凝聚民心、发展产业的“攻坚精神+柔性治理”模式,为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提供了鲜活案例和参考思路。团队的调研成果,聚焦如何将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为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贡献了智慧。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