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稳健经营、强劲增长、创新突破,是总结中国平安2025年中期业绩及其战略落地的三个关键词。而这背后,正是其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和科技驱动战略作为三大发展动能,相辅相成,已然形成难以复制的飞轮效应。
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进入加速收获期。
8月26日,中国平安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向市场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半年成绩单,再次证明了一家综合金融巨头的独特战略优势。
稳健经营、强劲增长、创新突破,是总结中国平安2025年中期业绩及其战略落地的三个关键词。而这背后,正是其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和科技驱动战略作为三大发展动能,相辅相成,已然形成难以复制的飞轮效应。
综合金融是独特优势,也是平安发展的根基,而医疗养老赋能主业已经形成正向循环,例如,医疗养老生态圈赋能新业务价值近七成,这不仅是当下的成绩,更是未来的增长潜力。而其科技驱动战略,则是业绩的加速器和放大器,科技创新赋能增长成为下一阶段重要主题。
当前行业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而能勇立变化潮头者,必然是兼具创新与发展韧性者,正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所言“未知之境,创新者先行”。
各项业绩稳健增长,综合金融竞争壁垒筑牢发展护城河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的业绩,经营稳健态势突出。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00.76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而这受到平安好医生并表、可转债转股权价值重估损益以及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若以更能真实反映公司经营情况的营运利润来看,其归母营运利润为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尤其是二季度较一季度继续提升,核心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细究之下,中国平安各个板块均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而这又给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具体来看:
最为核心的寿险业务板块,多个渠道转型成效同时展现,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中。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大增39.8%。分渠道来看,个险渠道在行业整体承压之下逆势大涨,渠道整体新业务价值实现17%的增长,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更高达21.6%;而银保渠道趁着“报行合一”的东风强势突围,实现了同比168.6%的高增长,新业务价值达到59.72亿元,全新的银保战略已引发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产险板块的表现则更为惊喜,不仅保费增速快于行业,综合成本率还出现了大幅改善,达到了95.2%的历史最优秀水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各种消费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报行合一”政策的严格落实等,都助力了赔付率和费用率的改善,两个指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4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车险,得益于“报行合一”减少市场无序竞争和费用精细化管理,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优于市场平均水平,也因此贡献了主要承保利润。其中,在新能源车承保方面也实现了同比46.2%的增长,市占率达到27.6%。
颇受行业关注的投资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10年,实现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超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银行业务经营方面则保持稳健,资产质量整体平稳。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05%,拨备覆盖率238.48%,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作为国内最早践行综合金融战略的企业之一,中国平安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构建起完善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通过“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平安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从而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也给其带来了“三数”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同比增长4.6%;客均持有合同2.94个,同比增长0.3%;2025年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
这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模式,不仅为平安带来大量客群,还使其客户黏性不断增强。2025年上半年,平安新增客户1571万,同比增长12.9%;平安5年及以上的客户占比73.8%,客户留存率为94.6%;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6.6%,留存率达97.8%。
在稳健发展之下,中国平安也实现对客户的稳定回馈,上市以来分红金额超4000亿元,连续10年保持上涨,本次中期分红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延续了平安的一贯风格,也反映了公司对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
医疗养老战略不断深化,差异化优势赋能主业
保险行业在深入转型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就是“+服务”,助推行业逐步实现从传统的“财务保障”到“保险+医养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升级。如今,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等宏观因素变化之下,中国平安的医疗养老战略开始结出累累硕果。
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其也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明晰和强化自己的战略定位。从年报中的表述可以看到,2022年,其从“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进一步细化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2023年又微调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提供商”,再到2024年的“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这些表述的微调,既是战略的不断细化,也是公司差异化优势的不断深化。
其实,无论是医疗领域,还是养老领域,中国平安都进行了早早布局,以可谓“十年磨一剑”的持续努力建设医疗养老生态圈,发展至今,中国平安的差异化优势就写在其对医疗养老战略的三大关键词表述——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提供性价比最佳的医疗养老服务,打造专业的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让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
代表支付方,是指中国平安以一体化支付与服务平台提供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
整合供应方,是指中国平安为客户打造便捷、透明、高效的一站式医疗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制定、集中采购、服务监督,整合优质医疗养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同时,构建覆盖医生、医院、健康管理机构、药店等的广泛合作网络,并拓展至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
提供性价比最佳,是指中国平安以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广泛的市场覆盖,具有显著的议价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过“金融+医疗健康”“金融+养老服务”服务解决方案。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在合作网络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合作医院数近3.7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近10.6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4.0万家,全国药店覆盖率近36%。在自营旗舰方面,在收购北大医疗集团后,平安进一步优化战略,巩固线下医疗资源布局,2025年上半年北大医疗集团营业收入超26.6亿元。此外,“平安家医”会员覆盖超3500万人,平安好医生还推出AI医疗产品矩阵,推动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
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包括高端养老和居家养老,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提供数百项十维居家养老服务,近2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由此,在平台化布局、产业链整合的布局思路下,中国平安已经形成了“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服务能力、数百项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资源的广泛覆盖以及可获取的优质自营资源。
中国平安的医疗养老生态圈,除开独立产生的直接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其不可估量的间接价值,以差异化优势赋能金融主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在平安近2.4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即1.55亿人,这些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同时,这些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约6.1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的1.5倍、4.1倍。
科技驱动下业务全面数字化,AI赋能显著提升四大成效
毫无疑问,在当前AI大发展演进的当下,科技愈发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其始终将科技视为核心驱动力之一,是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提升效率、优化体验的关键手段。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2025年上半年,平安在将AI技术广泛、深度应用于各项业务之后,实现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业务场景应用落地,其投入也逐步转化为业务效益,支撑“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发展,实现服务提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风险防范四大成效。
服务水平愈发成为影响客户对保险体验的重要因素,而中国平安在AI助力下,在出单和理赔两大环节均实现显著提升。出单方面,平安产险依托AI技术突破,成功攻克新车合格证、关单等大量非结构化、非制式单证的自动化识别与理解难题,应用于车险智能出单场景,实现车代渠道81.2%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理赔方面,借助AI技术缩短响应时间,提升服务精准度与质量,平安打造“111极速赔”寿险理赔新名片,2025年上半年闪赔占比59%。
降低成本是AI应用的另一大显著成果,AI辅助人工显著降低服务成本。通过AI风控,平安产险上半年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同比增长6%,同时,这也是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有效实现风险防范;依托AI审核,平安构建数字核保新模式,实现94%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借助AI服务,上半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有效降低人工坐席成本。
随着AI的进一步智能化,平安也将其应用到辅助销售中,AI智能体可以赋能需求分析、个性化推荐、话术支持等,2025年上半年,辅助销售达到661.57亿元。
而这些成效得益于平安海量的数据资源,数据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而平安在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多个数据库支撑下,数据级别处于世界领先梯队,其沉淀下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超75亿图片语料,语音、语言、视觉大模型场景准确率领域内领先,这是打造AI价值、让AI真的“AI”的关键。
稳健经营、强劲增长、创新突破,或许是总结中国平安2025年中期业绩及其战略落地的三个关键词,未来,随着各项战略的持续推进和落地,中国平安有望继续“勇立改革潮头、探索创新边界。”
来源:慧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