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6月16日,《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1945-1949》在台湾出版,而这位郝伯村可谓是“最懂蒋介石的人”之一。
2011年6月16日,《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1945-1949》在台湾出版,而这位郝伯村可谓是“最懂蒋介石的人”之一。
他曾经在蒋介石身边担任了六年的侍卫长,和蒋介石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甚至最后和蒋介石一起从成都离开大陆。
之后郝伯村先后担任过“行政院长”,“国防部长”和“参谋总长”,他对于蒋介石的种种解读,可以说还是比较权威的。
而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直言,蒋介石最大的错误,就是接受了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4日-11日的雅尔塔会议,可谓是决定了整个世界的命运,但是这场会议主要还是讨论了如何处置德国、波兰和欧洲的划界问题。
对于这些内容,丘吉尔几乎没有任何兴趣,所以完全变成了罗斯福和斯大林两人的谈判。
2月8日,就在三国元首展开第五次会议之前,罗斯福和斯大林先展开了一次私下会晤,互相商定了立场。
其实中国的命运在这次会面之后就已经决定了,后续的雅尔塔协定几乎全部都是这次会谈成果的翻版。
在没有中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蒙古国、大连以及旅顺的港口、东北的铁路就都被罗斯福轻飘飘的交给了苏联。
当然,罗斯福最后还是强调,这些必须“征得蒋介石的同意”,但是如果美国也支持苏联,那么取得蒋介石的同意,一点也不困难。
除此之外,美苏两大强权还决定了中国未来的政治前途……
对于美苏来说,一个破碎的亚洲绝对比一个铁板一块的亚洲更加容易控制,而肢解亚洲的关键就在于中国。
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利用我国有可能爆发的内战,促使两党实现长期共存。
两个朝鲜、两个越南、两个德国,甚至让我国分成两个……
同年6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重庆通知蒋介石雅尔塔协定的相关具体内容,而6月30日宋子文就赶往莫斯科和斯大林商定相关问题。
最终,蒙古国和东北的一系列权益,都被国府拱手让人。
后世认为蒋介石之所以选择对苏联让步,主要是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既有对华立场,因此不便让美国过于不快。
第二,抗日战争结束后,可以借助美国的支持快速实现一党掌权,现在答应苏联的事情未来未必不可以变化。
第三,充分利用苏联所派出的军队,帮助国民党收复满洲地区。
第四,通过对苏联做出些许让步,以减少未来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苏联可能做出的干扰。
第五,尽可能早的促使苏军参战,以减少正面战场国军的伤亡。
谈到第五条,就不得不说当时中国的抗战情况了。
1945年是二战的最后一年,国际上几乎所有的反法西斯战线都在反攻。
德国甚至干脆已经投降,日本面临的局面同样不好受,美国已经逼近了日本本土,甚至登陆了冲绳。
但是相较于德国,日本的情况终究还是好得多,马来亚、印尼、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土地都在日军的手中。
中国大陆的半壁江山也还在日本手中,而且中国的正面战场,反倒是日军在不断推进,而不是中国军队反攻。
豫湘桂战役之后,全世界都看出了国军的软弱,日军也开始放开手脚进攻国军,反倒是敌后战线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断的发起反攻。
所以当时的蒋介石,其实是非常急于结束战争的,答应苏联,既是为了美国的需要,也是为了他自己。
而在波茨坦会议之后,战争形势发展的非常快。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担心苏军快速占领东北,同时将东北交给中共。
所以命令宋子文在8月14日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郝伯村的观点和史学界的主流观点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仍然还是大差不差,郝伯村认为蒋介石接受雅尔塔协定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为了完全获得整个东北,所以宁可放弃外蒙,同时平定新疆的革命。
今天很多人在研究那段历史时往往忽略了一个点,那就是当时的新疆也爆发了三区革命,而当时的蒋介石非常担心自己在失去外蒙的同时还失去新疆。
其二,蒋介石希望能够换取苏联不支持中共,以便于他解决中共问题。
其三,争取几年的缓冲期,以便于他休养生息。
郝伯村认为,蒋介石所希望的这些目标全部落空,因此接受《雅尔塔协定》就是战略上的错误。
而且在签署了《雅尔塔协定》之后,蒋介石其实也并未得到美国的多少支持。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等来的并非美国的大笔援助,而是马歇尔调停。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美苏两大国并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苏联而言,我党并不会对其全面服从。
而对于美国而言,国民党和蒋介石同样不是合格的“傀儡”,或者说蒋介石从来都不是美国的傀儡。
抗日战争后期,美军顾问史迪威试图和蒋介石争夺国军的指挥权,蒋介石对史迪威可是一点都没客气。
对待前来调停国共两党的马歇尔,蒋介石一样也不是很客气,不仅如此,蒋介石甚至还向杜鲁门的竞选对手杜威提供选举资金。
之所以蒋介石要这么做,还是因为美国民主党政府不愿意支持他,之后美国甚至对国民党政权进行军事禁运。
也就是说,蒋介石接受了《雅尔塔协定》,却仍然没有讨好到美国,还是没有得到美国的完全支持。
甚至因为执意对我党发起内战,而引起了美国当局的不满,导致双方关系出现破裂。
如果当初蒋介石咬死了不同意《雅尔塔协定》,也不和苏联签署条约,那么今天的一切都有可能会不一样。
也许之后的新中国,也不需要经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
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如果,蒋介石到底做了,仅仅只是这一件事情,其实就已经足以将蒋介石永远当然钉在历史不堪的一页上!
《郝柏村评蒋介石:接受雅尔塔协定是战略错误》 凤凰网历史
《三巨头密约牺牲中国主权》 程远行
《蒋介石与雅尔塔协定的再认识》 李杨
来源:趣叭叭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