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ello”“Nice to meet you”……8月27日,天目山镇月亮桥村的天目民宿学院内,传来阵阵英语跟读声。一位黑皮肤、高个子的外国小伙正站在村民面前,耐心地带领大家一遍遍练习着简单而实用的英语问候语。这是“聚力公益 守护天目”——生态共护行动日的
“Hello”“Nice to meet you”……8月27日,天目山镇月亮桥村的天目民宿学院内,传来阵阵英语跟读声。一位黑皮肤、高个子的外国小伙正站在村民面前,耐心地带领大家一遍遍练习着简单而实用的英语问候语。这是“聚力公益 守护天目”——生态共护行动日的现场,来自平山社区外籍留学生志愿服队的津巴布韦志愿者谭科,正通过一堂生动的“生态双语课堂”,为天目山生态保护注入国际化新动能。
上午9时许,天目民宿学院内来了不少村民。谭科站在讲台前,略显紧张却笑容灿烂。为了打破氛围,他率先向大家介绍起了自己的国家和饮食习惯,随后耐心地教导村民如何用英语欢迎外国游客、介绍家乡特色。台下,村民们认真跟读,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发音要点。
村民张晓萍平时就喜欢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英语,这次更学得格外认真,她笑着说:“外国人来村里讲课还是头一回,这些实用英语既能用于出国旅游,到时候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召开,也能更好地接待外国游客。”就在前不久,村里来了一群乌克兰的游客,张晓萍还与大家做了简单交流。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专业的研究生,谭科虽是第一次给村民上课,却准备得相当充分。“除了教基础问候语,还特别讲解了中外文化差异。比如中国人常说'慢走',而英语更多使用'Have a good day';告别时不说'Bye-bye',而是用'See you later'等表达。"
谭科还向村民们分享了他的国际环保理念。“在我的家乡,保护自然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信念,”他说道,“我们看到月亮桥村的绿水青山,这与国际上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他特别介绍了国际上通行的生态保护做法,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天目山生态保护的代言人,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绿色之美。”
活动当天,锦北街道平山社区党总支与月亮桥村党组总支签署《党建联建助力天目生态守护合作协议》,双方代表共同宣读倡议书。临安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合会天目生态守护委员会同步成立。聘任首批“天目生态守护星推官”,借助新媒体传播力量,讲好天目山生态故事。大家还走进村庄,沿着村道、河道开展垃圾捡拾活动。
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党建联建凝聚组织合力,让国际化环保理念扎根乡村,让志愿服务真正落地发芽。“我们紧抓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召开的有利契机,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依托月亮桥村中社部融合试点,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更多的生态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落地落实。”
来源:临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