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这里,我真的很感动,一直以来,我作为粤语传承人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粤语、传承粤语。现在,我在陈村看到了希望。”3月20日,广东省曲协副主席、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站在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文体中心的舞台上,深情地说道。
“站在这里,我真的很感动,一直以来,我作为粤语传承人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粤语、传承粤语。现在,我在陈村看到了希望。”3月20日,广东省曲协副主席、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站在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文体中心的舞台上,深情地说道。
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多年的搭档,第二届广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何宝文。他们的到来,是为了见证陈村粤语传承的创新探索。
启动仪式。
这一天,陈村镇“粤韵传承·童心同行”行动方案发布,并进行项目启动仪式。未来,陈村将通过系统性整合粤剧传习、童谣创编、智能传播等多元载体,让乡音文脉在青少年群体中焕发生机,为湾区文化软实力提升贡献陈村经验。
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广府文明的基因密码。传承粤语,就是守护这份文化根脉。同时,“粤韵齐传承”项目是陈村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这是陈村人对传统文化根脉传承的集体回应。
根据方案,陈村将通过“育苗筑基”“浸润提质”“薪火永续”三大工程,实施师资培训计划、推进三色研学行动、创建非遗传承工坊、打造方言浸润空间、组建多元共治联盟等十大举措,构建“学校指导+家庭实践+社区参与”的立体化学习网络,打造广府文化活态传承“陈村样本”。
授牌仪式。
现场,活动还为适子未来学校、民族路幼儿园等11所首批基地校(园)授牌,通过建设粤语文化传承的先锋阵地,鼓励更多学校推广粤语文化教育,共同守护这份文化瑰宝。
据了解,在前期的推广工作中,陈村学生在使用粤语的丰富性和对粤语文化认知的深度上均有显著进步,学校和幼儿园打造沉浸式粤语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粤语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吴维泰纪念小学、南涌小学、勒竹小学将粤语教学融入音乐、体育、综合实践课程,用粤语讲解体育练习动作、开设粤语童谣传唱特色校本课程。
幼儿园创新“粤语+游戏”模式,俊宝幼儿园开展陈村传统美食制作活动,学习用粤语表达制作过程和食材名称;民族路幼儿园创设“饮早茶”“行花街”等本土场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唔该晒”“早晨”等粤语日常用语;欢乐幼儿园活用“粤语存折”与“粤语能量卡”激励机制。
“月光光,照地堂……”民族路幼儿园萌娃用粤语,唱响了童谣《粤韵美 蒙童乐》;适子未来学校的《粤诵三字经·武动适子梦》节目上,稚嫩的童声用粤语朗诵“人之初,性本善”,配合武术表演,展现刚柔并济的文化张力。现场,精彩的粤语表演赢得掌声阵阵,将活动气氛推至高潮。
黄俊英讲述他的粤语情怀。
“一个镇能够这么重视粤语的传承,我真的很感动,粤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一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重视起来,陈村带了个好头。”黄俊英是粤语相声的拓荒者,出演过数百个相声小品,是南粤家喻户晓的“相声大师”“开心果”。今年已经89岁的他,还在为粤语文化的传承奔走,陈村的传承行动让他倍感欣慰。
让乡音成为刻进生命的文化胎记,需要教育者深耕沃土、孩童争当传承先锋、全社会传递星火,共同保护和弘扬粤语文化。
陈村镇人大主席苏健功表示,陈村镇努力为方言保护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共筑“童心同行”的传承之路。未来,陈村镇还将设立粤语文化传承专项基金,组建多元共治联盟,为粤语文化传承教育保驾护航,构建全域参与的粤韵传承新格局,以创新形式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教育赓续文脉,陈村正为千年粤韵注入青春活力,也为湾区文化交融提供鲜活注脚。
文、图/顺德融媒记者陈艳冰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