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企查查App显示华为成功注册“绝界”商标,国际分类为12类运输工具 ,涵盖汽车车轮、汽车座椅、电动汽车、汽车车身、混合动力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商品/服务范围。此消息一出,瞬间在汽车圈和科技圈引发广泛热议。
【EV视界报道】近日,企查查App显示华为成功注册“绝界”商标,国际分类为12类运输工具 ,涵盖汽车车轮、汽车座椅、电动汽车、汽车车身、混合动力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商品/服务范围。此消息一出,瞬间在汽车圈和科技圈引发广泛热议。
其实,这并非华为首次申请带“界”字商标。此前,“仙界”“天界”“君界”“峥界”“江界”等一系列相关商标已被华为纳入囊中 。目前,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已坐拥“五界”,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与江淮合作的尊界以及与上汽合作的尚界 ,共同构建起覆盖23万 - 100万价位段的产品矩阵。问界和智界主打中端,享界迈向中高端,尊界剑指高端(首款车型尊界S800预售价100 - 150万),尚界则定位年轻群体,首款车型预计今秋上市,售价或在15 - 25万元 。
对于“绝界”商标的注册,不少网友猜测这是华为的防御性操作,短期内可能不会推出相关车型。行业专家也指出,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华为此举意在提前布局 。一方面,为后续品牌拓展和产品创新预留充足空间,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市场需求日益多元,新的品牌和车型随时可能成为市场新宠,提前注册商标就如同抢占先机;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范潜在的商标风险,避免其他企业恶意抢注,保护自身品牌资产安全 。
回顾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历程,其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与深化。从最初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到提供车辆智能化全套解决方案的HI模式,再到深度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并借助自身渠道销售的智选模式 ,华为正一步步深度嵌入汽车产业链。赛力斯率先与华为采用智选模式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后,奇瑞、北汽蓝谷、江淮、上汽等车企也纷纷加入,共同打造了如今的“鸿蒙智行”阵营 。
数据显示,去年鸿蒙智行累计销量达42.99万辆,其中问界贡献了38.59万辆,成为销量担当 。今年7月,鸿蒙智行销量为47752辆,问界销量40753辆,占比颇高 。余承东透露,截至8月25日,鸿蒙智行累计交付超90万台,预计10月突破百万台 。随着尚界新车的加入,其销量增长值得期待 。在8月25日的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鸿蒙智行更是火力全开,2小时内连发6款新车,涵盖智界R7/S7改款、尚界H5、问界M8纯电版、全新问界M7、享界S9T等 ,展现出强大的产品攻势。
华为注册“绝界”商标,无疑为其未来汽车布局增添了诸多想象空间。若未来推出“绝界”品牌车型,凭借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有望再次给市场带来惊喜 。或许它将搭载更先进的华为AD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为用户带来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或许在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模糊车与智能终端的界限,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 。
从行业发展来看,华为持续布局汽车商标,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发展潜力 。各企业不仅在产品性能、价格上竞争,更在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积极布局 。华为通过注册多个“界”字商标,构建起一套品牌防御体系,同时也为自身未来发展预留了多条路径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新品牌、新产品不断涌现,华为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有望在这场变革中持续引领潮流 。
华为“绝界”商标的注册,就像在新能源汽车这片广阔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虽暂时未激起千层浪,但已泛起层层涟漪 。它预示着华为在汽车领域仍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们对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充满期待 。无论“绝界”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品牌,华为都将继续在汽车领域深度耕耘,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智能的汽车产品,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
来源:EV视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