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6∶30,66岁的张女士已赶到颍州区京九路街道丁寨村,在租的“共享菜园”里忙活起来。她指尖飞动,用细铁丝将织网缝在鸡步道框架上 —— 这是她跟网上博主学的“新技能”。
还记得那个
熬夜在网上“偷菜”的年代吗?
“真人版QQ农场”出现了
如今在阜阳
不少村集体
打造各具特色的“共享菜园”
越来越多的阜阳人
抢着当“地主”
花钱种菜
大家图的是什么?
值不值?
一起去地里看看
↓↓↓
抢着当“地主”
清晨6∶30,66岁的张女士已赶到颍州区京九路街道丁寨村,在租的“共享菜园”里忙活起来。她指尖飞动,用细铁丝将织网缝在鸡步道框架上 —— 这是她跟网上博主学的“新技能”。
她身后的菜地里,满是生机:红薯秧翻涌绿浪,芋头叶如绿伞擎立,辣椒、茄子、豆角秧上挂着果实,几只土鸡在步道上踱步。
谁能想到,两年前她连锄头都握不稳,分不清翻地时节,误把菜籽播在暑热天晒蔫,全靠村里 “老把式” 手把手教她 “冻土养地”“看叶辨虫”。
如今她不仅能打理菜园,还学会给土鸡搭防飞网,“种地就像过日子,摔几跤才摸清门道。” 她笑言。
傍晚的阜合产业园袁集镇张堂社区“蔬香园”里,护士张琦正带双胞胎女儿种胡萝卜,“暖暖放种,煦煦覆土”,两个小家伙蹦蹦跳跳地应下,一场充满烟火气的亲子劳作就此展开。
花钱种地,值吗?
租一分地一年要花1200块,还得天天来打理,既花钱还要花时间,值吗?
“值!2023年从朋友那听说丁寨村有地出租,我没半点犹豫,当即租下两块边角地。”张女士算起另一笔账:吃自己种的菜,心里踏实;天天在地里活动,身子也比以前利索多了。
更让她开心的,是分享的甜。一分地的产出根本吃不完,她常把产出给好朋友送去,有时朋友跟着来菜园帮忙。“钢筋水泥里哪有这热乎气?”
“这比任何早教课都有意义。”张琦则算起 “教育账”:曾经分不清韭菜和小葱的两个孩子,现在知道种地流程了。今年6月,菜园里的西瓜、香瓜、番茄丰收,女儿们还主动提出要分给小伙伴们。“这种责任感和分享欲,是‘共享菜园’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运营者的多元破局之路
作为颍州区首家推出的“共享菜园”,丁寨村“一分地”项目位于颍淮大道立交桥东侧、紧邻复兴大道。“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面对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状况,我们班子决定打造当时在外地较为火爆的‘一分地’项目。”丁寨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国星介绍。
2022年,“共享菜园”总面积达10亩,被划分为93个“一分地”(约66.67平方米),配套水泵、滴灌设施。当年租出去73块,剩余地块用于种植鲜食玉米,扣除成本后村集体增收2万元。
而阜合产业园袁集镇张堂社区“蔬香园”更显科技感:每块菜地配智能滴灌、摄像头和驱鸟器。今年3月开园即引发热潮,21块地一推出全被认领。
“市民热情超乎预期。” 张堂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邢林透露。社区正流转土地筹备二期,计划将路口拆迁空地改造成草坪露营区,加装遮阳伞,让 “种地” 与 “露营” 无缝衔接。
此外,颍东区袁寨镇范沟居的“共享田园”等类似项目也在运营中。“一分田”的租金多为800-1200元,价格差异取决于是否需要租户参与菜地种植、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
随着热度不断攀升,避免同质化、提升体验感成为“共享菜园”长期运营的关键。多地运营者已从功能拓展、产业延伸、精准定位等方面探索优化路径。
张堂社区计划将“蔬香园”路口的拆迁空地平整后种草坪、加装遮阳伞,满足“城市农夫”的露营需求。此外,颍东区袁寨镇范沟居的“共享田园”计划开发农事体验、自然教育研学等项目,让这里不仅是种菜的地方,更成为城市人感受乡村生活的“解压站”。
来源:皖江新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