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高考考不上本科,却能考上研究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5:59 1

摘要:今天我将从考核规则、学习动力到资源获取,总结了5个考不上本科却能考上研究生的核心原因,帮你想透:过去的失利,从来不是未来的上限,你也能考研读博!

很多同学问我:为啥你高考连本科都考不上,最后却还能考上研究生?

是真的有奇迹出现,还是说很多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没错,我就是当年高考只考了两百多分,连专科都没录上,后来却考上了研究生。

我既没有创造奇迹,也并不是全能,我总结下来就俩字:聚焦。

今天我将从考核规则、学习动力到资源获取,总结了5个考不上本科却能考上研究生的核心原因,帮你想透:过去的失利,从来不是未来的上限,你也能考研读博!

一、先搞懂考核逻辑:越往上走,越不需要全能

教育体系就像金字塔,越往上越不用啥都学,聚焦就行。很多人被高考困住,就是没看清不同阶段的学习逻辑差太多:

高中拼的是全科通关,短板决定上限!

上过高中的都知道,语数外、文理综,哪科弱都拉分。比如数学考130,英语才70,总分照样上不了好的本科;文科再好,物理化学拖后腿,照样卡线。这种全方位考核,本就不符合大多数人天赋。

不是我们没学习能力,是我们没长全科天才的脑子。而到了大学阶段,这种情况就被改变了。

大学走单点突破,选对方向就能发力

尤其自考专科、本科这种,终于能自己选专业了!高中英语差但喜欢计算机,就选计算机应用;怕数学,就选汉语言、新媒体;想考公,就选工商管理、法学。终于可以不用逼自己学不擅长的,把精力放感兴趣的专业上,反而能出效果,这就是为啥有人高中没学好,大学能考高分的原因。

到了考研就更聚焦了,玩的是精准打击,盯紧4门课就行。

考研比高考简单的点在于:不考全科,一般就2门公共课(政治、英语,部分专业加数学)+2门专业课。

数学差?和自考本科一样的道理,选文学、法学、教育学,直接不考数学;英语弱?选考英语二,甚至有的院校能换小语种。

自己选择专业的好处是你考试的专业内容也是你自己挑选的。比如自考本科读新媒体,考研选新闻与传播,两年学的东西高度重合,复习起来甚至比跨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还顺手。

更重要的是,考研是先选学校后考试,不想跟985院校去卷,就选双非院校;想求稳,就选保护一志愿、不压分的学校,主动权完全在你手里。

二、学习动力:高中被动刷题,考研为自己学

学习主动性影响效率,这也是很多人高中没学好、考研能上岸的核心。

高中是被推着学

老师安排进度,家长盯成绩,自己都不知道为啥学,背单词是为了听写,做数学题是为了模考,没明确目标,自然容易走神偷懒;天天坐教室刷题,心思全在晚上去哪打游戏,成绩能好才怪!

而考研是非学不可

想考研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去主动发力:可能想转行当老师,需要研究生学历当敲门砖;可能在小公司待够了,想考个研进国企;甚至就是不想再被说专科生没出息而去参加考研。

这种主动动力完全不一样。我认识的自考后考研的朋友,白天在奶茶店打工,晚上7点到11点雷打不动学习:背英语只抓考研高频词,专业课直接整理历年真题考点。这种针对性发力,比高中盲目刷题效率高太多。

三、心态韧性:高中考差就崩溃,成年备考能扛能调整

一方面,像我们这种经历过高考失利的人,当初肯定崩溃过,觉得完蛋了。毕竟传统观念里一考定终身,高考失利就像断了求学路。但现在时代变了,像自考等非全学历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不仅可以无限次补考,考完就发毕业证,而且现在考公、考研、考编也大多数情况都认可这类学历,早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了。

另一方面,经受过社会或专科的打磨,成年人的抗压力,其实是升本、考研的隐形优势:高中时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一次月考掉20名,就觉得比别人差,甚至放弃;遇到不会的,不好意思问,越积越多最后摆烂,心态脆弱又敏感。

但备考考研或自考的人,更懂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英语阅读错一半,会分析是单词不认识还是长难句没懂;专业课第一遍没记住,会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反复巩固。

我有个自考本科考研的朋友,第一年英语二才考40分(没过线),第二年每天1小时练长难句,只刷近10年真题,反复好几遍,最后考了62分。这种不被一次失败打垮的韧性,高中时很难有,是社会或者自考一路沉淀下来的。

四、资源获取:高中靠老师喂,现在资源遍地找

现在的学习资源,比10年前便利太多!我十年前自考,什么网课、考前资料根本没有,就一本教材、一本真题卷。

还有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差,一方面是自身学习能力有限态度不端正导致,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是所处的乡镇环境缺乏优质资源:难跟上高考真题新趋势,找资料只能靠城里的书店习题册或者学校投喂,还容易买到过时题,自己没太大主动权。

但现在不一样了:常用的视频平台上,有免费的公共课学习内容;背单词有专门的工具,真题解析能找到逐句拆解的资料,只要愿意找,干货到处都是。更别说很多人通过自考本科过渡,自考时积累的专业知识,跟考研专业课无缝衔接,相当于提前铺好路。

第五点:人是发展的,不是定型的

很多人不敢考研、不敢自考本科,是陷入了僵化思维:把高中没考上本科或者没上过高中,等同于永远考不上研究生永远考不过自考本科,把过去的自己,当成了未来的自己。

但人哪会一成不变?

有人高中没好好学,不是笨,是当时没意识到学历重要,天天玩游戏、追综艺,没把心思放学习上;

有人高中偏科严重,大学却找到兴趣。我有个学新闻的朋友,高中语文才90分,后来喜欢写东西,参加自考本科把新闻写作、传播学啃得滚瓜烂熟,考研专业课直接单科考120+;

还有人开窍晚,高中理解能力没跟上,学物理公式只会死记硬背,到了大学接触实际案例,突然就懂了逻辑。这种后知后觉的成长,太常见了。

这其实就像养花,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秋天开,你不能因为春天没看到它开花,就说它永远不会开。

所以最后给大家一个实在建议:想提升先从自考自学激活学习力开始

主要是先通过自考自学找学习状态:不用像高中那样熬夜刷题,自我感动式学习。只需要每天抽1-2小时看课程、做真题,争取1-2年时间拿到本科证。等有了本科文凭再看考研,这时候专业课有基础,公共课能针对性复习,底气就会足多了。

如果不知道怎么选自考专业,或想了解当地报考政策,可以在和我聊聊你的情况,给你参考一下。

总之记住一句话:高考没考上本科,只是人生某一阶段 暂时没做好,不是对学习能力的终审判决。现在想提升,啥时候都不晚,先从自考搭起学历的台阶,后面的路会越走越顺,考上研究生只是迟早的事。

来源:欢乐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