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物理溯源》认为,能量、空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三个最基础的物理量,其他任何物理量都可以由这三个基础物理量的不同组合来描述。能量与空间互相作用。Guv=KEuv。Guv为宇宙空间曲率张量,Euv为宇宙中能量分布张量,K为量纲系数。能量与空间互相作用需要时间,最
【欢迎订阅《基础物理溯源》】
《基础物理溯源》认为,能量、空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三个最基础的物理量,其他任何物理量都可以由这三个基础物理量的不同组合来描述。能量与空间互相作用。Guv=KEuv。Guv为宇宙空间曲率张量,Euv为宇宙中能量分布张量,K为量纲系数。能量与空间互相作用需要时间,最快的作用速度是光速。光速由空间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决定。光波是真空中能量场与空间曲率场互相激励形成的波动,其速度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不会与光源的速度叠加。只要真空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不变,则光速恒定。
质量是能量,质量与空间互相作用产生引力场。电荷是能量,电荷与空间互相作用产生电场。运动动能是能量,物质的运动动能产生磁场。磁场是涡旋的空间曲率场,是涡旋空间弯曲。不存在磁单极。
空间中的两个不同点,一定存在空间间隔,除非这两个点是重叠在一起的。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度量空间中不同两个点的距离,该距离不可能为0。空间间隔是客观存在。
任何一件事从发生到结束,一定存在一个时间间隔。除非该事件没有发生过。无论用什么方式去度量时间间隔,任何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时间间隔不为0且大于0。时间间隔也是客观存在。因果律是公理。
当光速C≈C+V1≈C+V2且V1≠V2时,狭义相对论成立。狭义相对论无需绝对静止的参考系能,能十分方便将不同惯性系对时间间隔与空间间隔的度量统一起来,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狭义相对论第一次确定质量也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里程碑一样的理论成就。
能量和空间弯曲始终维持动态平衡。能量使得空间弯曲,空间曲率的变化产生或消耗能量。当宇宙空间曲率处处为0时,宇宙中的总能量为0且处处能量为0。能量可以凭空产生,G=KE,方程双向可逆。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若只包括质量及引力场,静态情况下是完全正确的,并且等价牛顿力学的引力场方程g=GM/R²。但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错误,是将电场和磁场作为能量分布张量的分量。电场、磁场是空间曲率场,应该是曲率张量的分量,对应的能量分布张量的分量是电荷与运动动能。
量子理论,只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属性,没有考虑微观粒子的存在与运动对空间的互相作用。所以,量子理论不完整,且出现大量的不切实际的猜想。薛定鄂波动方程只有量子本身的波动,没有量子波动对应的空间曲率场的波动。假如光波的波动方程只有感生电动势的波动方程而没磁场的波动方程,则光波的波动方程是不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磁场是空间曲率场,涡旋的感生电动势是能量场。
宇宙中没有奇点,只有未探明的真相。宇宙的的起源和演化是自洽的。能量从空间曲率波动中凭空产生。能量可以在宇宙的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产生。首先稳定存在的能量形式为光。变化的空间曲率场产生感生电动势,变化的涡旋感生电动势。光的存在是动态的,在真空中传播能量。
能量与空间互相激励产生光波。光波可以是行波,也可以形成驻波。光的环状驻波为电荷。顺时针与逆时针的环状驻波对应正、负电荷。正负电荷产生的空间曲率场为伪球面形的恒负曲率的曲率场。
正、负电荷形成的球状电容器结构是质量的初始来源。正电荷在外负电荷在内则离散,负电荷在外正电荷在内则凝聚。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存在反物质的凝聚结构。
作用力F=dE/ds。任何作用力都是能量转化、交换大小及激烈程度的效果。无需区别自然界的不同作用力的形式,其本质是能量转换、交换。
空间是能量交换、转换的介质。质量通过引力场表达其做功的能力,引力场变化使得能量交换或转换。电荷通过电场表达其做功的能力,电场变化对应能量交换或者转换。磁场是运动动能做功能力的表现,磁场变化对应运动动能的交换、转换。0微观粒子的自带磁矩为0,则该粒子的绝对运动速度为0,与其电荷总量是否为0无关。任何有运动动能的物体都带有磁场。自转的地球,运动的中子,旋转的中子星。星际大尺度磁场是天体运动或星系运动产生的涡旋空间弯曲。
电磁波是能量场-空间曲率场的波动。引力波也是能量场分布发生改变产生的空间曲率场的波动。电磁波与引力波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空间中能量与空间互相激励形成的给量场-曲率场波动,因此,研究引力波要从宇宙中的超低频电磁波观测入手。可以预言,引力波就是超低频的电磁波。
暗物质的猜想,是忽略了磁场对星系中星球运动轨迹约束的结果。星系的稳定结构,除了万有引力的贡献之外,还有星系运动动能产生的星际大尺度磁场对星球运动轨迹的约束。
来源:凤梅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