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人们还称赞这位少林方丈释永信是“以大智慧实现少林文化国际飞跃”的传奇人物。
文|纯元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劝别人四大皆空,自己却成了亿万富翁!”
曾几何时,人们还称赞这位少林方丈释永信是“以大智慧实现少林文化国际飞跃”的传奇人物。
是将“和尚也要吃饭”的朴素信念转化为商业版图的佛门CEO。
风水轮流转,7月28日,昔日的少林方丈被“挪用公款”“多位伴侣”的舆论包围,沦为“严重败坏佛门声誉”的争议焦点。
即便他已经跌落谷底,佛教协会仍是步步紧逼,“遮羞布”彻底被撕开......
1981年,16岁的刘应成离开安徽老家,奔赴嵩山少林寺。
那时的他,看着眼前破败凋敝的嵩山,山门外是一片荒芜,内心却格外平静。
他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一心拜在素喜禅师门下,法名释永信。
接管少林寺后,释永信用30多年时间将香火稀疏的“穷少林”打造成坐拥700个商标、年入超12亿元的文化IP帝国。
他力排众议,创建了少林寺官方网站,成为中国佛教界“接触网络”第一人。
不管是少林功夫,旅游业,文化香火,现代工艺品,还是房地产领域,少林寺的名号在国际上声名大噪。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释永信本人亲自出镜录制节目,参加综艺,还开展直播带货。
随着少林寺商业版图的不断扩张,门票价格首当其冲成为争议焦点。
尤其是开光饰品等商品价格虚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在许多人眼中,佛门本应是清净之地,与世无争,而释永信主导下的少林寺,却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这让不少信徒感到难以接受。
其实释永信的事件曝光之前,并非没有一丝踪迹可言。
当地多位社会人士透露,释永信在当地玩得很花,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他的私生活有多乱。
曾经有少林寺释延鲁实名举报文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老虎,谁来监督》,言辞犀利证据确凿,却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虽然当时官方调查后认为举报内容不实,但这一事件无疑在公众心中留下了阴影。
在李湘的专访中,李湘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方丈是中国佛教的魔”。
把释永信说得面红耳赤,急忙狡辩道:
“我做的事自己心里有数。”
不知是早已看不惯释永信的举动,还是墙倒众人推。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接到举报、彻查后发现,释永信涉嫌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大肆敛财,并包揽了多名情人,私生活紊乱。
调查通报如惊雷般震碎了全国佛教信徒!
事发仅一天,佛协听到动静后立即发声:释永信的行为严重违反佛教戒律,坚决对其戒牒予以注销。
拔出萝卜带出泥从释永信与佛教协会的关系演变来看,二者本应是共同推动佛教事业发展的关系。
商业角度来讲,叫做“双赢”局面。
但释永信个人的不当行为打破了这种和谐,使佛教协会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引导佛教在正确的轨道上传承与发展。
释永信的戒牒被注销,这一举措释放出了极为强烈的信号。
这意味着佛门官方明确宣告释永信“不配当和尚了”,等同于将其“开除僧籍”,这是佛教界内部所能施加的最为严厉的处罚之一。
换句话说,没有戒牒,等同于与佛门无缘。
中国佛教协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指出,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给全国佛教界抹了黑。
这一系列动作犹如一记重锤,彻底打破了少林寺过去的平静,也让佛教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尽管佛教协会下了重拳出击,但释永信在江湖上的地位仍不可动摇。
伴随着他的风波依旧不断发酵。
拔出萝卜带出泥,释永信的弟子李阳第一个表示不服!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为师傅释永信辩解道,“功过应该分开谈,师傅释永信对少林寺的贡献是巨大的。”
有了一人煽动情绪,很多网友便被营销号带动了。
不少网友开始称赞李阳是唯一一个仗义的好徒儿,这个时候还能挺身而出。
同时,也有更多媒体认为,释永信确实是一位“功臣”,没有他可能就没有少林寺的现在。佛协眼看着“死灰复燃”,佛协再次出击,立刻扑灭最后一点火花!
中国佛教协会表示,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始终坚持以戒为师,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职人员监督管理制度机制,坚决惩戒违规犯戒教职人员。
“破坏出家人的形象”“葬送个人法身慧命”等等,言辞狠厉不容置疑。
这番举动彻底将释永信钉在耻辱柱上,不仅浇灭了为释永信发声者的希望,也为全国佛教界敲响了警钟。
不仅终结了释永信在佛教领域多年来所积累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向整个佛教界表明,任何违反佛教戒律、损害佛教声誉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惩处。
曾经的他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落魄。
本以为释永信事件到此落下帷幕,万万没想到佛教协会越想越不解气,继续“开大”攻击!
8月19日,佛教协会再谈释永信一事。
一篇以《没有法外之人,勿越法律红线》的标题文章,一经发布瞬间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文章内容重在强调“守法”的重要性,特别是佛教界代表人士,绝不能触碰甚至逾越法律“红线”。
释永信最后的“遮羞布”彻底被撕开,他的罪名远比曝光的还要惨不忍睹。
之前关于少林寺内部管理混乱、财务不透明等传闻不断,似乎一点点被“坐实”了。
如今印乐法师担任少林寺方丈一职,走的却是释永信完全相反的道路!
他将“人士”“财务”和“决策”三大项采取公开透明的原则,并无条件,随时随地接受外界群众的监督。
对于少林寺而言,这也许是经历重大打击后,最好的安排了。
释永信事件也让大家对佛教界的管理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期待佛教界能够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重拾公众的信任,让佛教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也希望少林寺这一千年古刹,能够回归为真正的“佛门净土”。
参考资料: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