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八小时工作制,原来要感谢这个“散尽千金的傻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02:03 4

摘要: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娱乐或处理自己的事——如果现实差不多是这样,那你的生活可能或多或少受惠于一个250多年前出生的威尔士人:罗伯特·欧文。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娱乐或处理自己的事——如果现实差不多是这样,那你的生活可能或多或少受惠于一个250多年前出生的威尔士人:罗伯特·欧文。

在我们今天看来,八小时工作制好像天经地义。但在19世纪初的欧美工厂里,工人们每天要工作长达18个小时,一周六天,那简直是家常便饭。所以,罗伯特·欧文当年提出的“八小时劳动,八小时娱乐,八小时休息”可不只是一句口号,那是相当激进和超前的社会改革理念。

欧文这个人特别有意思,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没怎么上过学,完全是个“社会大学”毕业的实战派。但偏偏就是这个人,年纪轻轻就显露出惊人的商业才华,21岁就当上了纺织厂的经理,28岁直接娶了厂主的女儿,很快把老丈人的生意接了过来,成了老板。

按说这样一个商业奇才,应该拼命压榨工人,让自己越来越有钱对吧?但欧文偏不。他居然给工人发比别家都高的工资,缩短工作时间,还想办法改善重工的工作环境——更神奇的是,他的工厂居然还能赚大钱,让他成了超级富豪。

但欧文的野心,可远不止经营好一家工厂那么简单。他内心真正想要的,是“改造全人类”。

欧文有个非常超前的核心信念:人的性格不是天生注定,而是由后天环境“塑造”出来的。 他坚信,只要给人提供好的教育、好的工作环境和好的社区,就能培养出“完美”的新人类。这个想法,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

所以,他在自己的工厂里搞起了“养成系”。他创办了“性格形成学院”和儿童学校,教的不是怎么拧螺丝,而是怎么做个好人。这新鲜事一下子火了,连当时的俄国皇太子都跑来参观,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神仙操作。

但欧文的蓝图越画越大,他构想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社区:大家住在一起,一起吃大锅饭,一起劳动,共享财富。孩子长到3岁就交给社区统一抚养教育,为的是避免受到父母“不良习气”的影响。他还破天荒地提出男女应该权利平等。

总之,他理想中的世界,就是一个消除了阶级、党派、国籍和种族隔阂的大同社会。他真诚地发问:为什么一起创造财富的人,不能一起享受成果,共同追求幸福呢?

光说不练假把式,怀揣着改造人类的梦想,欧文决定在美国来一场真人实验。1825年,他看中了印第安纳州沃巴什河畔一个现成的小镇。之前住在那的是一群德国宗教信徒,过着集体生活,现在他们正要搬去宾夕法尼亚州。

欧文大手一挥,花了15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00多万美元!)买下了整个镇子,给它起了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新和谐村”。

然后,他向全世界发出“英雄帖”:不管你是谁,干什么的,只要认同“人人平等”的理念,欢迎来我们的乌托邦!地点就在圣路易斯和路易斯维尔中间,风景优美,包您满意!

还别说,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博物学家……各行各业将近1000号理想主义者蜂拥而至,都想成为这个“合作共同体”的创始成员,一起建设欧文描绘的那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新世界。

可惜,这盆冷水来得比想象中还要快。

老板自己就先“跑路”了, 欧文好像更享受到处巡回演讲、宣扬自己理念的那种巨星感觉,而不是蹲在印第安纳的乡下,亲手解决社区的鸡毛蒜皮。创始人的缺席,让社区从一开始就缺乏强有力的掌舵人。

来的人鱼龙混杂。,有的是真心来建设乌托邦的,但也有很多是听说这里“包吃包住”、生活轻松,跑来摸鱼躺平的。你想,一群理想主义者最怕什么?最怕“我在这里辛勤劳动,你在那里躺平晒太阳还跟我分一样多的口粮”。这种不公平感很快就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最关键的是,欧文大大低估了人性的复杂性。 他那套“孩子三岁就离开父母”的规定,简直是在挑战人类的天伦之情,有几个爹妈能真心乐意?他以为靠完美的制度设计就能消除人性里的自私、懒惰和嫉妒,但结果呢?这些“bug”在新和谐村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边是懒汉躺赢,一边是勤快人心里憋屈,再加上家长里短的各种摩擦……这个建立在完美理想上的共同体,从经济上看简直是一塌糊涂,才撑了两年就彻底办不下去了。欧文的万贯家财,也就这么哗啦啦地赔了个精光。

实验失败后,欧文回到了欧洲。有人猜他会不会很沮丧?但看起来他反而很想得开。他后来甚至说,可能是“人类还没准备好接受我的先进思想”。

虽然桃花源的梦碎了,但他推动社会进步的脚步却没停。他后半生继续到处奔走,鼓吹公共教育、改善工人待遇,传播他那个关于开明社会的梦想。

而他和他的家族,留下的遗产远比一次失败的实验要丰厚得多。

他的几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实验失败后选择继续留在新和谐村,并且都成了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而欧文自己提出的八小时工作制,在几十年后终于成为全球劳工运动的核心诉求,并最终改变了全世界亿万工人的生活。

甚至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社会福利的雏形,比如公立学校、带薪病假,乃至政府提供的基础保障,背后都有欧文当年那“耗尽家财、造福人类”的理想主义影子。

今天的新和谐村,只是一个住着700多人的安静小镇。但当你走在那里的历史遗迹之间,依然能感受到250年前,曾有一个富豪赌上全部身家,在这里进行过一场关于“人类能否更完美”的盛大实验。

虽然实验失败了,但他为提升人类福祉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执着努力,依然让后人肃然起敬。毕竟,能赚大钱的人很多,但愿意把钱全都花在“让世界变好”这件事上的人,永远凤毛麟角。

罗伯特·欧文,就是这样一个浪漫又较真的傻瓜。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可爱的理想主义者。#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来源: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