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约翰逊提出了“伟大社会”这一立法举措,推动维护民权、公共广播、联邦医保、医疗补助、教育援助、艺术、城市及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及“向贫穷宣战”。但在约翰逊任内,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逐渐升级。
1908年8月27日,第36任总统约翰逊在得克萨斯州西南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出生。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约翰逊提出了“伟大社会”这一立法举措,推动维护民权、公共广播、联邦医保、医疗补助、教育援助、艺术、城市及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及“向贫穷宣战”。但在约翰逊任内,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逐渐升级。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由于其在国内政绩优异,推动立法对民权、枪支管制、原野保护及社会保险等有重大影响,尽管他对外在越战上受挫,许多史学家对其评价仍旧颇为积极,在美国总统排名中依旧较为靠前。
🤴林登·约翰逊🤴
人物生平
1908年8月27日,约翰逊在得克萨斯州西南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出生。5岁,约翰逊同父母一起迁居到约翰逊城;约翰逊小时候的生活艰苦,为了挣点零花钱,约翰逊曾经在地方报纸印刷厂当过学徒,在理发店当过擦鞋童子,还贩卖过皮毛。
1924年,从高中毕业之后,约翰逊不愿读大学,与五个朋友一起,开着一辆二手的福特汽车。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他做过洗碗工、苹果采摘员和电梯修理员等工作。1926年,约翰逊回到家中。
1927年,在家庭和亲友的劝导下约翰逊开始在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学习。为了完成学业,约翰逊先后做过垃圾清理员、助理管理员,最后成为了院长的助理秘书。1930年,大学毕业后,约翰逊在休斯敦一所中学任教,主要讲授公共演说。他所领导的学校辩论小组在全州评比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1931年,得克萨斯州的克莱伯格在竞选国会议员时,约翰逊曾为他助选,进行游说活动。克莱伯格当上国会议员后,约翰逊成了他的秘书。
1935年,约翰逊积极支持罗斯福的“新政”,因而受到罗斯福总统的重视。加上他父亲的好友民主党国会议员雷伯恩的推荐,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全国青年署得克萨斯州分署署长。约翰逊任职期间大约安置了30000名青年就业和学习。
1937年,得克萨斯州第十选区的国会众议员詹姆斯·布坎南去世,留下了空席。约翰逊高举拥护罗斯福“新政”的旗帜,当选为国会众议员;5月,约翰逊正式就任国会众议员。
1941年,民主党国会参议员莫里斯·谢帕德去世,留下了空缺。约翰逊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宣布参加参议院该席位的补缺选举。选举结果,约翰逊败给了立场保守、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民主党人奥丹尼尔。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约翰逊自愿报名服役。随海军转战太平洋和大西洋,多次涉险。
1942年,在罗斯福总统命令下,在军中服役7个月的约翰逊回到众议院。在此期间,他出任众议院海军委员会特别调查小组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主张保持武装部队的实力,大力发展军工生产,改进部队装备。在对外政策上,他支持杜鲁门的反共遏制政策。
海军少校约翰逊,1942年
1948年,约翰逊参选参议员;11月,当选为参议员。1949年1月,约翰逊就职参议员。1951年,出任参议院民主党副领袖。1953年,升任参议院民主党领袖。约翰逊任职期间支持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政府,号召民主党同人与政府合作,避免对政府进行攻击,使包括国防和民权法案在内的许多重要法案得以通过。
1960年7月13日,民主党在洛杉矶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约翰逊以409票对806票败于参议员约翰·肯尼迪。
1961年1月,肯尼迪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逊就任副总统。约翰逊在任副总统35个月内,深得肯尼迪总统的依赖和重用。
1963年11月22日,约翰逊陪同肯尼迪总统抵达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访问;23日,肯尼迪总统乘车经过达拉斯闹市时遭枪击;约翰逊在肯尼迪身亡后,在停在达拉斯机场的空军一号总统座机上,由地方法院女法官休斯女士主持,宣誓就任第36任总统。
1963年11月,约翰逊在空军一号的机舱内宣誓继任美国总统
约翰逊曾被列为暗杀肯尼迪主要怀疑对象,以致于美国政府1979年重新组织了美国众议院暗杀调查专责委员会(HSCA)进行调查并否定了一些阴谋论说法。现在沃伦报告和HSCA报告都已经全文在网络上公开。
1964年8月,约翰逊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11月,他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保守派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1965年1月,约翰逊宣誓就任总统。
1969年1月20日,约翰逊任期届满回到得克萨斯州他自己的牧场,过平静安逸的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写过一部回忆录,题为《有利的地位:对1963年至1969年总统任内的剖视》。1973年1月22日,约翰逊在德克萨斯州自己的牧场里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享年65岁。
1967年,在他60岁时,约翰逊曾秘密委托精算师预测他的寿命,结果显示他只能活到64岁,即是有可能会在他的第二任期内逝世,这亦是他放弃参与1968年总统选举的原因之一。
推行社会计划
约翰逊发现英国政治思想家格雷厄姆·沃拉斯写的一本书,题为《伟大的社会》。他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新意,便使用它作为施政口号。
1964年5月22日,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的一次演说中正式提出“伟大社会”计划。1965年1月,约翰逊又提出一系列的咨文和特别报告对这个计划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具体化。这个庞大的社会计划,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有:
(一)鉴于城市受污染和人口不断增长,要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美化,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二)向贫困开战,增加就业机会、社会保险和救济,帮助“收入低、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家庭”。
(三)由于教育是通向“伟大的社会”的主要因素,必须为中小学增建新校舍,扩大教师队伍,增加教师薪金,同时注意扩大和加强高等教育并资助成人教育。
(四)关于农村的建设和美化问题,开发萧条地区和修筑高速公路:为了灌溉和其他用途,采用廉价方法淡化海水;注意解决农村问题,对乡村市镇、村庄和农场进行规划。
为此,他签署了一系列法案,据说仅在他任职的头两年内,提请国会通过的立法“比本世纪内任何一个总统在任何一届国会所提出的都要多”。约翰逊连任后增加对“伟大社会”计划的拨款,比如卫生、教育、萧条地区发展经费三项合计从1965财政年度的81亿美元增加到1966年度的114亿美元。因此,约翰逊政府时期比较多的穷人得到了社会救济,失业率也有所下降。
狙击社会主义,扩大越南战争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就确定了干涉越南的政策。约翰逊上台后,变本加厉地使战争逐步升级。第十次檀香山会议之后,约翰逊批准对北越实施攻击的计划。
1964年8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就约翰逊所提出的决议举行秘密听证会,并起草了一项决议案;7日,众议院以400票对0票通过了决议,参议院以81票对2票通过了决议。决议授权约翰逊在侵越战争中,可采取包括使用美国武装部队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从此,美国将战火从越南南方扩大到北方。
1965年4月19日,美举行第11次檀香山会议,决定在继续轰炸越南北方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对南越人民武装的军事进攻上,以稳住美伪在南越的阵脚。会议还决定把1965年度美国对南越伪政府的援助从2.7亿元增至3.3亿元,把南越军从55万人扩充到71万人。
1966年,约翰逊总统访问了于越南作战的美军部队
1966年2月,美、伪联合召开了第13次檀香山会议;2月6日,威廉·威斯特摩兰在会议上提出了美国的“五点军事战略”,美军决心要强化“南打”,加剧“北炸”,从根本上扭转局面。约翰逊批准了这个建议。
1966年10月26日,约翰逊在访问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期间,到南越美军基地金兰湾为美军打气。这使他成为在职总统访问南越的第一人。约翰逊的一系列做法,加快了越南战争的步骤,使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68年越战高峰时期,侵越美军人数达53.1万人,侵越战争升级为由美军充当主力的“局部战争”。
1967年11月,约翰逊感到侵越战争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表示愿意同越南人和谈;1968年4月,两国同意接触;同年5月,在巴黎开始会晤,11月1日,约翰逊下令停止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
——————分割线——————
- END -
编辑 | 卧阑听鱼
来源:历史有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