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麦麦岛”风暴席卷全球多个市场,中国消费者不仅能和全球消费者同步接收这一概念,还能体验到众多中国市场特有的“我去麦麦岛啦”主题活动,看到了大家想要出门度假、放松心情的渴望,麦麦岛带来了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看的一连串小确幸,将夏日的快乐值充满。
不开玩笑,麦当劳不只有开心乐园餐,也有真正的“开心乐园”了。
网友的评论
8月,“麦麦岛”风暴席卷全球多个市场,中国消费者不仅能和全球消费者同步接收这一概念,还能体验到众多中国市场特有的“我去麦麦岛啦”主题活动,看到了大家想要出门度假、放松心情的渴望,麦麦岛带来了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看的一连串小确幸,将夏日的快乐值充满。
上海麦当劳明珠环餐厅举行“开岛派对”/胖鲸摄
从LEGOLAND、Disneyland,到Redland、McDonaldland,在寻求快乐庇护所这件事情上,可谓全球同此凉热。“不只是小朋友享受简单的玩乐,大人也需要治愈。”的确,正是因为感到快乐稀缺才会寻找乐园。成年人的快乐常附属着各种条件,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或者直到生日、节日,才走过场似的谈论快乐。
正是把握用户渴望“短暂抽离”的情绪需求,麦麦岛将用户的注意力牵引到线下,用惊喜、有趣的体验强化情感连接,在众多餐饮品牌还在追逐热点时,麦当劳用自己的方式放大了品牌价值,显出独一份的人情味。
在商业领域,打造简单的快乐却常常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品牌要服务市场,要扩张要赢得顾客,而挑剔的用户也会审判品牌的真心,招式越纯粹才越招人喜欢。
麦当劳如何在“品牌特色”和“顾客想要”取得平衡?如何与用户实现“惊喜互换”呢?答案都回到了人情味里。
“是谁找到麦当劳的小狗。”“是我!麦当劳叔叔的小狗新地找到了!”
在「麦麦岛导报」发布寻狗启示后,麦门粉丝@魚仔 为麦当劳叔叔找到了小狗新地。其实是粉丝亲手缝制的一个玩偶。
@魚仔 找到了小狗新地
这是“麦麦岛”活动中的一个小切片,麦麦岛的快乐能量也不是单方面的给予。
在很多品牌一味地追逐热点花大价钱进行IP联名合作的时候,麦当劳从自己的品牌宝库里挖出了自己的“小福”,并打造别具一格的麦麦岛文化,它指向了更丰富的门店体验,更多元的生活场景,也指向更深层的情感联结。
麦麦岛的故事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传奇「居民」包括麦当劳叔叔、大鸟姐姐、奶昔大哥、汉堡神偷、吉士汉堡市长、薯条脆卜卜等。经过6-7月的预热科普,双子座的奶昔大哥凭借着撕拉片,已荣升“顶流”,和其他“小福”一起回归到舞台中央。
在社交媒体、APP及门店互动之外,麦当劳特别推出了全新互动形式——「麦麦岛导报」,借用报纸的叙事方式,用童趣幽默的风格还原麦麦岛的价值观,强化与粉丝的情感连接。它以优质内容为原点,承载人物介绍+故事讲述+攻略+意见征集+投稿+寻物+游戏等多重功能,小狗新地的寻狗启示,即从这里发出,并很快收到回音。
麦麦岛导报互动
在第一期中,麦当劳叔叔首次吐露了长椅背后的秘密——“我发现坐在长椅上,可以最好地和小朋友们平视,并且随时迎接他们的拥抱”,奶昔大哥的身世之谜也终于揭晓——在麦麦岛神秘的“奶昔岛”出生,是一个憨厚、阳光、友好、偶尔有点笨拙,脾气和手感一样柔和的家伙,大鸟姐姐的成绩单、汉堡神偷的亲笔信、薯条脆卜卜的故事也纷纷曝光,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麦麦岛宇宙。
第二期是麦麦岛玩法攻略,奶昔回归大件事、麦麦岛游玩攻略、麦麦岛甜品特别企划、麦麦岛旅行纪念品商店等关键信息,都通过有趣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传递给粉丝。
尤其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出现在「麦麦岛导报」第四版的麦当劳叔叔之家、“名门好薯”,前者是品牌践行多年的公益项目,后者是麦麦农场的供应链故事。这些信息适当地穿插在麦麦岛相关信息中,让粉丝在开启麦麦岛的快乐之旅时,也有机会了解背后多面的品牌故事。
「麦麦岛导报」第四版穿插的麦当劳叔叔之家及“名门好薯”内容
通过完整世界观的铺陈,线上线下的玩法及装置设计,麦麦岛带着满满的人情味,来到消费者面前。8月4日,6款明星角色杯率先上线,随麦当劳大套餐赠送。8月13日,麦麦岛走进全国麦当劳餐厅,13间旗舰店和52间四小福主题店全新亮相,让消费者可以与明星角色面对面,拍下专属“麦生照片”。
分别来自:@SwaLLowtaiL @蝈蝈不文静 @Jgo @Cheesegirl
粉丝或在「麦麦岛导报」寻找线索,或在门店享受美味、按下快门,或在旅途解锁痛房、痛车,完成了这场假日的童趣之约、开心之旅。
麦麦岛的本质,是对“精神避难需求”的回应,消费者渴望低成本的即时欢愉,而麦当劳的解法是——降低快乐门槛,触发场景感知,以人情味拉近距离。
进店即享“度假乐趣”。52家小福主题餐厅、13家麦麦岛旗舰店,带来沉浸式的麦麦岛旅行体验,六小福雕像长椅、限时回归的奶昔饮品,用空间魔法、美味体验,打造及时回血的快乐驿站。
奶昔回归兑现了麦当劳对粉丝的承诺,这一承诺的兑现也在用户侧激荡了盛大的回响。
早前因为呼声高,脆薯饼实现了限时全天供应,并用“上岗通知书”“把它抓起来上班!”,将脆薯饼拟人化,实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奶昔也终于在这个夏天回到消费者面前,并通过奶昔大哥的演绎,强化了陪伴感。
尽管当年这个产品正是由于需求不足而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个听劝的品牌,麦当劳没有放弃为奶昔回归做出努力。胖鲸了解到,经过添置设备、后厨空间调整、原料采购、人员培训等诸多筹备事宜,最终奶昔产品在13个城市的麦麦岛旗舰店回归。
和大鸟姐姐碰杯/胖鲸摄
突破餐饮边界,将“麦麦岛”植入住宿、出行场景。洞察到夏日结伴出行游玩的需求激增,麦当劳联名万豪旅享家推出小福主题客房,主题浴袍、定制拖鞋,玩心开溜补给包将旅途的惊喜加满;还与滴滴合作主题车辆,出行路上延续“假日心情”,让麦当劳从一个用餐选择进阶为一种乐趣生活方式符号。谁能拒绝色彩明艳、自带欢乐“badabababa ”BGM的痛房、痛车、痛鞋呢?
来自@宁静寻梦园的小福主题客房入住体验
游戏化留存,在地化耕耘,满足用户的身份表达。8月13日,麦麦岛地图上线麦当劳App,消费者集齐6款活动印章,就能兑换麦麦岛纪念邮册,而且在门店自助点餐机下单,小票都化身缤纷的“麦麦岛探索证”。
麦当劳还抢占了城市地标,用特色活动融入当地社区。如深圳推出「麦麦复古大楼」「大梅沙公园沙滩打卡」「麦麦小火车」等巡游路线,成都有麦当劳叔叔惊喜现身的麦麦岛主题双层巴士,南京特别定制了四小福限定钥匙扣,将进店用餐转化“集章挑战、地标打卡、身份兑换、明信片投递”的多维体验。
来自@元元Ooo的登岛体验
可以看到,“我去麦麦岛啦”是一个面向用户的“度假”邀请,也是一环扣一环、将心理共鸣转化为商业实效的Campaign:奶昔回归通过对集体记忆的温柔打捞,带动旗舰店流量增长;跨界合作完成“去麦麦岛充个电”的认知植入,让品牌与轻松闲趣的生活方式绑定;集章机制以趣味游戏、经典周边提升复购率,促进社交转化。
麦当劳用麦麦岛证明,把门店变成心灵庇护所,让品牌成为用户的情绪伙伴,让简单的消费成为微小而确定的快乐仪式,正是“常来常往”的真正密码:用倾听和回响激发共鸣,再用共鸣织就不寻常的日常。
在《为什么品牌都渴望回归线下?》一文中,胖鲸曾剖析,社群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终身用户。这在麦当劳身上得到了印证,麦麦岛以及麦当劳策划的各类品牌创意活动,其实都在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终身用户。
2024年,麦当劳中国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这其中有像@魚仔 那样的麦门粉丝,也有因为奶昔回归大排长龙而感觉“没必要”的普通消费者,他们对同一个事件的态度是如此不同。
在中国耕耘多年,麦当劳早已知道“众口难调”,麦当劳接收到的来自消费者反馈无疑是巨量的。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声音中,麦当劳提取出具有共性的需求,用一次次的行动赢得认可,用一场场好玩的事件霸占粉丝的注意力。
麦当劳APP更换成“我去麦麦岛啦”视觉主题
在“我去麦麦岛啦”的策划中,麦当劳与用户强化联系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使麦麦岛元素成为夏日旅行清单,主动走进生活场景里。
2.激活自有IP,让产品成为快乐拼图中必不可少的一张。
3.用充满人情味的快乐体验,拉升门店流量的同时,促进线上传播。
它植根于深厚的品牌文化,又需要与潮流同频的执行力。
麦当劳叔叔自1963年就开启了他的快乐使命,并在2003年正式升任麦当劳的“首席快乐官”,传递快乐始终是麦当劳不变的主题。这种快乐基因通过一次次的品牌动作连接给用户,用户的快乐能量也反馈到麦当劳的商业成绩中,形成了飞轮效应。
麦麦岛之所以成立,是因为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已经陪伴消费者数十年,四小福更是开心乐园餐的初代明星天团。当消费者开始怀念童年的那口奶昔时,四小福也迎来了重新被大家熟悉的契机。
来自1992年的漫画投稿在30多年后再次跟大家见面
“我去麦麦岛啦”策划,回应了大众渴望增强与附近的联系、用有意义的行动代替虚拟连接的诉求,结合新兴消费趋势,通过一连串细节的打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麦麦岛还原了自有IP的童真与纯粹,为新世代的粉丝制造了微小而确定的小确幸,最终在人群中激荡出有独特品牌价值的情感共鸣。
“A visit to McDonald's should be a little bubble of happy.” 麦麦岛的体验也是一串串泡泡组成的幸福感,是这种信条的全新演绎,虽然很小很轻,但每个泡泡都能引起共鸣。
「麦麦岛导报」告诉我们:“在麦麦岛,我们不讲道理,只讲童趣;我们不管年纪,只管开心。”粉丝看见了、奔赴了、快乐了,然后期待下一场相遇,因为知道总有下一站。
本期作者:Emma Zhang
来源:胖鲸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