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黔治新生”实践队开展“探秘江口·青春助农”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22:57 2

摘要: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潮中,连日来,贵州大学“黔治新生”实践队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德旺乡开展“探秘江口·青春助农”专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产业调研、助农活动、志愿服务展现青春力量。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潮中,连日来,贵州大学“黔治新生”实践队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德旺乡开展“探秘江口·青春助农”专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产业调研、助农活动、志愿服务展现青春力量。

产业调研:绿叶金瓜里的增收之路

仲夏的德旺乡,青山如黛,产业生辉,队员们走进德旺乡的交界村、堰溪村等村。“喜阴的淫羊藿是交界村的‘致富草’。”交界村党支部书记蒙海滨介绍,交界村依托梵净山年均17℃气温、1800毫米降水的环境,打造出了淫羊藿种植基地,同时抓牢市场需求,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探索一条“林下生金”的致富之路。

实践队部分成员合影。

“堰溪村因当地冬瓜地产量高、周期短,通过自费试种示范、签订保底协议和技术培训,消除村民疑虑,推动了产业的从无到有,使其成为连接市场的‘黄金纽带’,盘活了闲置土地,创造了就业岗位,让‘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堰溪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智介绍道。

实践队队员访谈当地工作人员。

据介绍,1400米的云雾茶园是堰溪村另一抹“绿金”,高海拔云雾环境,常年湿润的气候和肥沃土壤保障了绿茶品质,堰溪村开拓出一条通向国际的茶产业之路。在王智的带领下,队员参观了当地种植基地、茶产业工厂,学习使用机械设备,并了解到辨别茶叶品质、冬瓜生长状况的专业知识。

田垄躬行:田间地头上的青春勋章

知农助农,将理论化为实践,在下乡过程中,实践队员通过“田间采摘+直播带货”的模式开展助农活动,深刻体会劳动背后沉甸甸的艰辛。实践队员走进田间地头,拨开玉米地里密不透风的玉米秆、宽大厚实的叶片,用一颗颗玉米将背篓填满;在宽阔的冬瓜里,用纸和笔仔细地记录生长状况。

实践队队员与村干部一同直播。

同时,为了有效引流、拓宽销量,实践队员和村干部一同走进直播间开展直播助农,将茶寨贡米、富思百矿泉水、泡椒等特色农业产品搬进自媒体直播间,并抓住夏季需要进行宣传,实现直播“引流”,构建“云端推销”新生态。

在直播过程中,队员与村干部通过引入产品故事帮助直播间的观众了解德旺乡的特色农业产品,对本地特色农产品进行一一介绍,并通过“二人转”的方式收获上万点赞,直播间曝光人数超2800人。

周末妈妈:跨越山脉间的再次相遇

依托当地“周末妈妈”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成员开展“我为大家办实事”志愿活动。队员化身“周末妈妈”,与当地孩童开展暖心互动。设置思政教育、昆虫科普、手工剪纸、户外活动四个环节课程,让孩子们在创作与体验中提升动手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带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体验。

实践队队员与“秋波”约定再一次见面。

实践队队员为当地老人拍摄照片。

同时,实践团队依靠专业的摄影设备,开展“人生印记”摄影活动,为当地孩童、老人拍摄26组照片。在假期末开展了第二次访问,检验孩子们的暑期学习情况,为他们开展入学教育,并将所拍摄图片分发给当地老人。团队中的肖宏鑫同学在返回途中还时常挂念着:“我说过,我还会回来看秋波,约定了跟他一起进步就不能毁约。”

此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活动负责人表示,实践队将会继续聚集更多的青春力量,用青春的汗水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答卷。

通讯员 陈喆 宋序进 肖宏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丹

编辑 赵文菂

二审 金忠秀

三审 王鲁铨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