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和南京保卫战军事大演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20:34 2

摘要:刚看完《南京照相馆》,这是部电影而不是历史,所以可以有艺术性的改造与夸大。我在前几天写的东京大审判的文章中曾建议《南京照相馆》在片尾应注明感谢当年真正送出胶片并在海外公开的美国牧师乔治费奇和约翰马吉。

刚看完《南京照相馆》,这是部电影而不是历史,所以可以有艺术性的改造与夸大。我在前几天写的东京大审判的文章中曾建议《南京照相馆》在片尾应注明感谢当年真正送出胶片并在海外公开的美国牧师乔治费奇和约翰马吉。

“东京审判”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再说下唐生智,电影里演的他是被迫当上南京卫戍司令,在南京保卫战中指挥失误频频,最后还甩下军队自己逃跑了。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唐生智是南京保卫战最合适的指挥,也是他自己主动请缨担任此职务,因为在两年前他亲自指挥了以日军为假想敌以保卫南京为目的的军事大演习。

1935年夏秋之际,在德国军事顾问法根豪森等人帮助下,唐生智与蒋百里、杨杰等人制订了《京沪保卫战军事设想和计划》,整个方案的核心就是先在上海主动出击,然后依次接力,次序作战,交替掩护,完成战略撤退,直至撤退至第二地理棱线地域,再行战略决战或将日本拖入持久战泥淖。

1935年秋,随着京沪杭四道国防工事竣工,国民政府军委会出面决定依托《京沪保卫战军事设想和计划》组织一次以保卫南京为背景的秋季大演习,来验证“退却机动作战”的战略防御的可行性。

此次演习的规格极高,蒋介石亲任演习总监,以唐生智为演习参谋长,参谋本部参谋次长杨杰、熊斌双双就任演习副参谋长。敌我双方分别以东军和西军为代表。

整个演习设定的内容就是假设东军(日军)在依托飞机、坦克、大炮等现代化装备的基础上已突破“京沪杭地区四道国防工事”,向南京发起进攻。西军(国军)则根据地理特点,发扬本土作战的优势,通过“退却机动作战”,凭借“京沪杭地区四道国防工事”逐步抵抗,直至退到南京城下后得到增援再发起反击,从而取得胜利。

演习指定时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的张治中为东军司令,以换装德式装备的第87师和教导总队为东军主力,集结宜兴附近,然后向南京进攻。以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为西军司令官,以第36师及中央军校学生暂编混成旅为西军主力,据守南京外围天王寺附近,向东防御作战。参谋次长杨杰担任演习总裁判长。

因前期准备时间较长,最终演习时间从秋天改为12月份,演习名称也改为1935年冬季大演习。

这次演习除步兵外,还动用飞机、炮兵、工兵、装甲兵、化学兵、通讯兵及后勤辎重等部队,参演兵力超过5万人,演习地域超过5000平方公里,演习涉及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化学战及机动、进攻、防御、后勤保障等多种军事行动,被誉为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事演习,也是民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

演习的结果很好,蒋介石在演习后的讲话中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两年后当战争真的打起来后,历史出现了惊人的巧合。近乎发生在和演习相同时段,1937年12月上旬日军沿着京杭国道攻向南京时,几乎与当年演习时划定的东军进军路线完全相同。

于是当年大演习的总指挥唐生智也就被公认为是南京防御战的不二人选,成为了指挥15万军队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而当年充当东军主力的第八十七师和教导总队以及充当西军主力的第三十六师,也都是南京卫戍战斗序列中的主力部队。

一样的战区统帅,一样的参战部队,又经过了演习的实践磨练和事后总结、提高,凭借指挥官对部队的了解,作战部队对地形、地物的谙熟,原本认为在实战来临的时候会占有相当的优势。当然这场会战也没指望真的能守住南京击退日军进攻,当时的主要作战目的,也是尽量拖延日军攻势,为下游的近百万军队、机关、工厂、学校等实施战略转移争取时间。

但当真正打了起来,国民政府才发现战场还是那个战场,但实战和当年的演习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日军的火力之强大,推进之迅猛,情报之准确,远超当年演习中的东军,例如日军当时调动了多达300辆的日军坦克装甲车参与进攻。再加上淞沪会战后各军队实力大减,士气不旺,以至于原定的以永备性支撑点结合步兵堑壕的防御体系完全无法有效抵抗日军攻势。各防守部队虽尽力抵抗,但伤亡惨重,相继溃败。整个南京保卫战中,国军殉国11名现役将军,如果加上牺牲后追授的,一共是17名少将以上军官。

更重要的是日军的炮火和空袭极为准确,摧毁了南京卫戍司令部和南京城内外大多作战部队的战时通讯网络,而这部分恰好是演习中没有涉及到的。于是战至12月12日,除却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地下指挥部及紫金山主阵地尚有预埋线路维持局部通讯外,唐生智指挥部对其它部队的通讯完全陷入瘫痪。

12日下午,唐生智在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并且派出众多通讯人员跑腿传达撤退命令,但首先没有能传达到每个作战部队,其次没有组织安排各部队相互掩护撤退步骤,而是各自突围,也就为南京守备部队的大溃散埋下了诱因。当时在会上桂永清就反对直接撤退,说左翼没有问题,光华门也守住了,只有中华门有危险,但我们还有紫金山北麓的预备队可调。

当天夜里唐生智率随身扈从渡江逃生,此后唐生智的政治和军事生命就此而止。

而驻守北岸的胡宗南竟然不知道撤退计划,他们按原计划向江中撤退的船只射击,直到唐到了对岸,方才知道撤退已经开始。但不知已经误杀了多少人。此后东京审判中日方辩护律师就强调下关渡口处被杀的国军官兵多数是被自己人打死的。

对于南京保卫战的大溃败,唐生智事后也承认失职,“窃职等奉令卫戍南京,既不能为持久之守备,又不克为从容之撤退,以致失我首都,丧我士卒”。

总共15万南京守城部队中,有1万多人在战斗中阵亡;另有3万多人成功突围或是渡江北撤;但剩余10万多人,则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彻底崩溃,几乎尽数被俘虏。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曾非常诧异地在1937年1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中国守军是以 1000 人、5000 人、10000 人计的群体自行投降,连武装都不能及时解除……他们己完全丧失了斗志,只是一群群地走来。”

但这些俘虏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私下颁布的“杀掉全部战俘人员”的命令下最终被日军全部残忍屠杀。

来源:青花大磁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