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印度斥资88亿美元购入的“阵风”战机编队,在克什米尔的夜空中被歼-10CE的霹雳-15导弹点成烟花时,西方军火商的脸比莫迪的选举海报还要绿。三架单价2.8亿美元的“四代半之王”,被巴方飞行员在咖啡凉透前轻松击落,仿佛法国达索公司卖的不是战斗机,而是专供印度土
印巴从激烈冲突到停战,最大的看点无疑是阵风战机被歼十击落,西方的军事自信碎了一地,空战也让“贵族武器”沦为天价烟花。
当印度斥资88亿美元购入的“阵风”战机编队,在克什米尔的夜空中被歼-10CE的霹雳-15导弹点成烟花时,西方军火商的脸比莫迪的选举海报还要绿。三架单价2.8亿美元的“四代半之王”,被巴方飞行员在咖啡凉透前轻松击落,仿佛法国达索公司卖的不是战斗机,而是专供印度土豪的“迪拜跨年烟火套餐”。
更讽刺的是,印度军方曾豪言“一架阵风对抗五架歼-20”,结果实战中连歼-10CE的雷达屏幕都没摸到。法国人吹嘘的“超视距作战”在歼-10CE的370公里探测距离面前,活像近视眼举着望远镜找蚊子——还没看清目标,自己先成了靶子。难怪达索股价暴跌时,成都的茶馆里飘着的茉莉花香都带着几分嘲讽:“你们卖的是战斗机,还是镀金马桶?”
这场空战最精彩的剧本,莫过于美国亲手给巴基斯坦的F-16戴上“电子镣铐”,却意外为歼-10CE腾出了C位舞台。巴军ZDK-03预警机掌控全场,歼-10CE在安全区发射导弹后,悠闲地看着印度战机像无头苍蝇般被逐个点名——这不是空战,是降维打击的“猫鼠游戏”。反观印度,阵风战机与俄制预警机数据链不兼容,苏-30MKI挂着“布拉莫斯”导弹却找不到北,活脱脱一场“万国牌装备迷惑行为大赏”。
西方总爱嘲笑“中国制造缺芯少魂”,却看不懂成都车间的工业哲学:能同时量产歼-20、歼-35的国家,早把雷达、导弹、预警机揉成了有机整体。而印度的“拼装式国防”,就像用乐高积木搭航母——风一吹,散一地。
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媒体的集体沉默。巴基斯坦宣布歼-10击落阵风后,《纽约时报》忙着研究“印度街头牛粪燃料的环保潜力”,路透社则坚持“无法独立核实”——毕竟承认中国导弹击落法国贵族战机,等于亲手撕碎“西方技术不可战胜”的皇帝新衣。
这种心态像极了奢侈品柜姐发现顾客拎着拼多多爆款包进店:你可以假装看不见,但隔壁中东王爷们已经组团考察成飞生产线了。沙特代表团看着歼-10CE演习中9:0暴打“台风”的数据,眼神比看石油期货还炽热:“原来不交保护费也能买到真家伙?”
塞尔维亚曾经的操作更是魔幻现实主义典范。放弃单价不到阵风1/4的歼-10C,非要花30亿欧元买12架法国战机,相当于用爱马仕的价格买了条义乌产的镀金腰带——但武契奇不傻,这腰带系上就能蹭进欧盟俱乐部门缝,贵点算什么?毕竟,小国的军购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政治算术题:48架歼-10C换不来马克龙的微笑,但12架阵风能换来巴黎的入场券。
当阵风残骸鉴定报告摆在马克龙桌上时,这位曾嘲笑“中国只会山寨”的总统应该明白:从贝尔格莱德使馆被炸到歼-20涡流划破长空,中国人用26年完成了从“忍气吞声”到“用导弹讲道理”的逆袭。那些还沉浸在殖民旧梦里的傲慢者,终将在霹雳-15的尾焰中读懂——东方的世纪,早就不需要谁的批准。
记得珠海航展上,我们装备的广告语:看你想看,毁你想毁,快你想快,省你想省!
此刻,印度网民还在争论“如果阵风早点到货会不会翻盘”,而中国网友已经忙着给歼-10CE设计新皮肤:“建议涂装加一行小字——专治各种不服,包邮不含税。”
来源:没想到这昵称一年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