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实现关键突破剑指火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8:00 2

摘要:8 月 26 日晚,德克萨斯州南部 SpaceX “ 星际基地 ” 发射场,一枚 400 英尺(约 121 米)高的巨型火箭刺破天际 —— 这是 SpaceX “ 星舰 ” 的第十次试飞。历经此前第七至第九次试飞的接连失望(故障发生时机早于第五、六次,甚至今年

8 月 26 日晚,德克萨斯州南部 SpaceX “ 星际基地 ” 发射场,一枚 400 英尺(约 121 米)高的巨型火箭刺破天际 —— 这是 SpaceX “ 星舰 ” 的第十次试飞。历经此前第七至第九次试飞的接连失望(故障发生时机早于第五、六次,甚至今年前三次试飞均以爆炸告终),这次任务让这艘被寄予 “ 载人登火 ” 厚望的火箭,终于重回正轨,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此次试飞的每一步都堪称关键。当地时间傍晚 6:30 ,星舰由超重型助推器(配备 33 台 “ 猛禽 ” 发动机)推动升空,按计划完成与航天器的分离后,助推器成功模拟墨西哥湾上空软着陆 —— 尽管过程中 33 台发动机中的一台意外关闭,但其他发动机迅速弥补故障,任务未受影响。随后,星际飞船继续飞向太空,在任务启动约 20 分钟后,成功部署 8 颗与下一代 Starlink 卫星等重的模拟 卫星 ,并用类似 “Pez 糖果分配器 ” 的装置将其送入轨道。直播画面中, SpaceX 员工的欢呼,标志着第九次试飞未能完成的 “ 卫星部署 ” 难题 终被攻克。

约一小时后,星际飞船开始重返大气层。视频显示,其腹部着地穿越大气时,隔热罩有效保护了船体结构完整性 —— 这是此前试飞中需改进的关键环节。尽管重返过程中,控制火箭的后襟翼部分被烧穿,尾部也出现局部爆炸,最终飞船垂直模拟着陆后倾覆坠入印度洋并爆炸 。 但 SpaceX 早有预料:这座 “17 层楼高、载有剩余甲烷燃料 ” 的庞然大物,其结局与超重型助推器溅落后的爆炸一样,均在飞行规划之内。正如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托德・哈里森所言: “ 他们似乎实现了所有测试目标,这让 SpaceX 重回正轨。 ”

对 SpaceX 而言,这次成功不仅是对 “ 严重工程缺陷 ” 质疑的回应,更夯实了其 “ 打破常规,先修复 ” 研发理念的有效性 —— 与 NASA 等传统航天机构 “ 试飞前预见所有问题 ” 的思路不同, SpaceX 虽经历更多故障,却能以更快效率迭代。星舰作为迄今最大、推力最强(升空推力 7590 吨)的火箭,其 “ 两级均能返回并由机械臂接住 ” 的完全可重复使用愿景,若能实现,将彻底改变航天工业:更低成本、更大载荷的发射,将为大规模部署 Starlink 卫星、载人登月乃至登火铺路。目前 SpaceX 已为星舰项目投入超 50 亿美元,此次成功无疑缓解了资本市场对其融资与 IPO 前景的担忧。

对 NASA 而言,这次试飞同样意义重大。作为 “ 阿尔忒弥斯三号 ” 任务的关键一环,星舰的一个版本将担任着陆器,把两名宇航员从月球轨道送抵南极表面。尽管原计划 2027 年底的任务因星舰研发延迟大概率推迟至 2028 年后,但 NASA 代理局长肖恩・达菲仍在 X 平台向 SpaceX 祝贺,称 “ 这是 NASA 及其商业伙伴的伟大日子 ”—— 毕竟,星舰的稳定进展,直接关系到美国 “ 阿波罗计划后首次载人登月 ” 目标的实现。

不过,挑战仍在眼前。马斯克虽希望明年展示星际飞船在轨推进剂转移能力(无燃料补充仅能到近地轨道,远途需多次补加),且仍将 2026 年发射无人星舰赴火星列为目标,但也坦言 “ 信心不足 ” 。更关键的是发射频率 , 哈里森指出,若未来试飞能保持每六周一次,星舰计划便能按部就班;若间隔两三个月, “ 阿尔忒弥斯三号将陷入停滞 ” 。

此次试飞,是星舰从 “ 反复试错 ” 到 “ 稳步突破 ” 的转折点。它不仅为马斯克的 “ 太空雄心 ” 注入动力,也为美国航天战略巩固了技术优势。尽管登火、载人登月的路还长,但这个夜晚, SpaceX 用一次 “ 基本成功 ” 的试飞证明:那些烧在星舰上的每一分钱,都在让 “ 从地球到太空 ” 的梦想,一步步从图纸走向现实。

来源:财经大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