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来讯丨不育秧不泡田的“懒庄稼”竟然大丰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7:18 2

摘要:这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难以置信,不泡田不旋田不育秧的‘懒’庄稼,亩产竟然超过了多数机插秧田块产量。”多次在当地粮王争霸赛中夺冠的“邛崃粮王”陈国耀,对两天前的一场观摩会印象深刻。

川观新闻记者 文铭权

8月26日一大早,邛崃市羊安街道依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耀喊社员开会,讨论明年计划新增水稻种植1000亩。

这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难以置信,不泡田不旋田不育秧的‘懒’庄稼,亩产竟然超过了多数机插秧田块产量。”多次在当地粮王争霸赛中夺冠的“邛崃粮王”陈国耀,对两天前的一场观摩会印象深刻。

周家林所种的“懒”庄稼。

8月24日,由绿保家庭农场业主周家林自发组织的水稻“旱直播”现场观摩会在田间举行,陈国耀等来自邛崃市的40余位规模种植户受邀参与观摩交流。

“3.05亩稻田实收稻谷3210公斤,折标亩产为805公斤。”当日,位于邛崃市固驿街道的绿保家庭农场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联合收割机轰鸣过后,现场一片欢呼。

水稻“旱直播”播种现场。

水稻“直播”,就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干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直播又分为旱直播和水直播,直播较育秧移栽,省去了育秧环节;相比水直播,旱直播更是省去了泡田、整田环节,在前茬蔬菜、小麦、油菜等旱作收获后,直接用智能精量播种机播种。

“今年我家水稻首次实施了‘旱直播’,像播小麦一样播水稻,就是过去村里人经常说的种‘懒庄稼’。”观摩会上,周家林分享了水稻“旱直播”在播种、管水和除草三大环节的关键技术。

生长中的“旱直播”水稻。

其实早在今年水稻播种和生长期,绿保家庭农场就引来周边不少种植大户“围观”。

“原因是他家今年的水稻种植太与众不同了。”种植大户赵文贵说,每年3月底开始,种植大户都忙着育秧,1个月后忙着人工移栽或水稻机插,要持续到6月初,可绿保家庭农场在刚刚收获蔬菜或者小麦的田里,就立马开始旱直播。“不往田里放水,让它越干燥越好,播种完成后才淹水出芽。”

水稻“旱直播”收割及观摩会现场。

5月初,周家林的田里开进两台智能精量播种机,以每天每台播种100亩的速度,将水稻种子按照设定行距直接播种到田里。

“现在,种水稻成了一件比较轻松的事。”周家林的儿子周江博非常感慨,该技术轻简、节力、高效。他家家庭农场种植的1700多亩水稻,往年播种前后要折腾1个月,今年1周就完工了。周江博通过对比测算,由于田里旋耕机、打浆机等未使用,育秧以及移栽工序被简化,仅在今年播种环节,他家稻田就每亩节约成本240多元。

“有不少人都等着看老周出洋相呢。”种植大户袁忠坦言,大家伙儿对这样新型的播种方式将信将疑,直到此次实地测算,众人这才心服口服。

水稻“旱直播”收割及观摩会现场。

应邀参加这场现场验收与观摩会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樊高琼教授点评,“旱直播”是周家林等成都种田能手根据生产形势、劳动力条件等自主创新改进的实用新技术,优点在于省去了育秧插秧环节,旱作情况下播种简便易行,工序简化和劳动力节约明显,“是来自基层智慧的典型体现”。

既然这么好的技术,为啥在基层并不常见呢?这就不得不说“旱直播”相对较高的技术门槛了。

“田块要有水源保障,播种后要能灌水出苗,其次是草害防控时间节点要求高,特别是要做好芽前除草和三叶一心期的茎叶除草,茎叶除草窗口期就在一周之内,一旦错过就将失败。”观摩会现场,樊高琼希望通过“科研单位+大户实践”,对该技术进行总结提升并推广,促进更多种植大户从“经验种田”转向“科学管理”。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