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随着最后一只直播补光灯缓缓熄灭,天津工业大学“河洛青履”实践团在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20余天里,这支青年团队扎根乡土、双向奔赴,以一场场助农直播、一部部非遗影像,为焦村镇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写下青春注脚,也探索出“政府—高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吕婉玉
8月27日,随着最后一只直播补光灯缓缓熄灭,天津工业大学“河洛青履”实践团在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20余天里,这支青年团队扎根乡土、双向奔赴,以一场场助农直播、一部部非遗影像,为焦村镇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写下青春注脚,也探索出“政府—高校—企业”同频共振、资源互补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销售瓶颈,实践团联合焦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卯屯村委会及果农合作社,把直播间搬进苹果园。3场抖音直播累计观看2.4万人次,互动量突破5万,一举跻身抖音全国生鲜带货周榜第98名;300余笔订单、6000余元销售额,让“焦村苹果”的品牌声量首次冲出豫西、走向全国。
焦村镇文化底蕴深厚,镇文化站提前梳理资源,精准对接钩织传承人张红霞、面塑花馍传承人武江平、剪纸传承人田淑霞。实践团以镜头为笔,为三位匠人量身定制宣传短片,用青春视角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也为非遗保护留存珍贵影像档案。
从项目对接到食宿交通,焦村镇以“服务青年、赋能发展”为导向,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为实践团提供全流程制度保障。下一步,焦村镇将持续挖掘特色资源,拓展多领域、多形式的实践项目,吸引更多青年团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智慧投入振兴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