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春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做自己的情绪舵手?在数学学习中,听懂了,却做不出;会做,却做不对;学来学去,数学仍是原地踏步的老样子,怎么办?家长愈发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如何做会“陪玩”的家长?……
青春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做自己的情绪舵手?在数学学习中,听懂了,却做不出;会做,却做不对;学来学去,数学仍是原地踏步的老样子,怎么办?家长愈发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如何做会“陪玩”的家长?……
今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再次联手推出2025“特级教师开课啦”系列公益讲座,8场讲座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
2025“特级教师开课啦”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主办,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承办。2025“特级教师开课啦”将于8月至11月之间,以线下系列讲座的形式每周六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系列讲座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主讲,围绕学生、家长、教师在成长和教育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旨在为学生健康、全面和快乐成长提供专业、权威的公益指导。
今年推出的8场公益讲座分别定于8月30日、9月13日、9月20日、9月27日、10月18日、10月25日、11月1日、11月8日14:00至15:30,在上海图书馆东馆B1乐享厅(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举行。讲座的精彩图文、视频将通过报刊、网站、微信等形式与公众分享。市民可通过关注“上海教育”(-xwb)、“教师博雅”()、上观新闻APP·教卫频道·教育在线栏目、“讲座图书馆”()、上海教育新闻网(www.shedunews.sh.cn),了解系列公益讲座最新动态,进行报名。
10月18日起,讲座视频于每周六19:35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上海教育电视台官方微信视频号(SETVpublic)、上观新闻APP同步播出。
为什么“讲道理”孩子根本不听;问问孩子学校的事,他只说“还行”;一谈学习就吵架,孩子嫌你“只关心成绩”。明明是为孩子好,话到嘴边却成了争吵的导火索?……8月30日14:00,首场讲座《好好说话——亲子沟通的温度与尺度》将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上海市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方培君主讲。
自2015年起,“特级教师开课啦”已成功举办10年,包括63场线下公益讲座、20场线上公益讲座。主办方表示,“特级教师开课啦”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公益活动已成为“服务民生需求、弘扬师德师风、传播先进理念”的教育文化品牌。
【2025“特级教师开课啦”8场讲座安排】
█主题一:好好说话——亲子沟通的温度与尺度
你是否遇到这样的场景:为什么“讲道理”孩子根本不听;问问孩子学校的事,他只说“还行”;一谈学习就吵架,孩子嫌你“只关心成绩”……你是否常感困惑:明明是为孩子好,话到嘴边却成了争吵的导火索?明明想靠近孩子,开口却只换来沉默或顶撞?不知从何时开始,你们的沟通越来越少,能够聊的话题越来越狭窄。
本课关注亲子沟通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好好说话”,共同探讨亲子沟通的温度,让鼓励与温暖的话语成为亲子间的黏合剂,让爱自然流动。同时,努力把握沟通的尺度,既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又有明确的规则底线,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主讲:政治特级教师方培君
方培君,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上海市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人选,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二、三期“双名工程”基地主持人。曾获全国师德标兵、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适合听众:中小幼家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8月30日
█主题二:别让思维“卡壳”,告别焦虑学好数学
数学学习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焦虑:听懂了,却做不出;会做,却做不对;学来学去数学仍是原地踏步的老样子?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思维“卡壳”。
本课聚焦初高中数学的核心转变:由静态到动态、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我们将一起拆解学习路径,重塑学习习惯,助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逐步培育数学素养,稳步提升数学能力,真正激活数学思维。
█主讲:数学特级教师张倬霖
张倬霖,上海市行知中学教师。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五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适合听众: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9月13日
█主题三:质疑探究,解密中华传统经典文本的阅读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课倡导语文学习中的质疑探究精神,提供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结合《兰亭集序》《红楼梦》《史记》《论语》《庄子》等文本,聚焦解密中华传统经典文本的阅读路径,提升大众对中华传统经典的认识,促进大众对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讲:语文特级教师张林
张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五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实践导师。主持项目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项目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适合听众: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9月20日
█主题四:试管烧杯中奏响化学科学的乐章
你是否注意到在家冲泡黑枸杞时,用冷水或热水泡出的水颜色会不同,用自来水或苏打水泡出的颜色也会有差异?化学其实就隐藏在这奇妙现象中。化学是关于物质的一门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抓手。化学实验能激发志趣、启迪智慧、激活思维,也能帮助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更能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课将创设生动有趣的互动式化学实验展现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科学的美妙。通过典型的实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实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化学事实,建立学习和研究物质的基本思路。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中,提升思维品质,培养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主讲:化学特级教师唐增富
唐增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教师。上海市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联盟特聘专家,多次获全国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教学展示一等奖。
█适合听众: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9月27日
█主题五:歌唱与心灵的共鸣:让歌声伴随孩子成长
歌唱是滋养孩子心灵、联结情感的重要纽带,更是他们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独特途径。歌声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塑造。那么,如何让歌唱真正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最终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伙伴”?
本课着眼于歌唱与孩子成长之间的联结,重点探讨如何借助歌唱激发孩子自信成长的动力,了解歌唱能为孩子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帮助孩子在歌唱中释放情绪、建立自信、感知美好,让歌唱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终身伙伴。
█主讲:音乐特级教师张莉珉
张莉珉,上海市汇师小学教师。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适合听众: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主题六:陪“玩”的艺术和学问——解读孩子的行为,做会陪玩的家长
玩是孩子的天性,透过观察孩子的“玩”可以看见他们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行为和方式。在那些成人“看不懂”的行为背后,都藏着孩子情绪、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密码。如今,家长愈发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却常常把孩子的“玩”简单看作“自娱自乐”或者“瞎折腾”,不理解“玩”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设计的“玩”其实是有学问的,能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生活,为发展奠基。本课将以幼儿园的“玩”为例,带领家长解读孩子的“玩”,回应“玩什么”“怎么玩”“玩的过程中发展了什么”等。一起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成长需求与情感表达,掌握高质量的陪玩方式、有艺术的陪玩方法。让家长知道“玩”不仅是一件开心的事,也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事,玩中有艺术、玩中有教育。
█主讲:学前教育特级教师吴闻蕾
吴闻蕾,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上海市学前教育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工作室、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五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适合听众:学前幼儿家长、幼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10月25日
█主题七:青春期情绪管理:握紧“方向盘”,做自己的情绪舵手
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会觉得自己的情绪就像一辆“不听话的车”。考试前紧张到脑子空白,和朋友闹矛盾后越想越委屈,爸妈多叮嘱两句就忍不住发火,甚至有时无来由地不开心和低落——这些“情绪跑偏”的时刻,都有其内在的原因,也都能通过方法稳稳“控住”。
我们将走近和读懂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把青春期复杂的情绪管理变得像“开车”一样直观有趣——看懂“情绪仪表盘”,精准识别内心的感受;掌握“情绪刹车”,在冲动前稳住自己;学习“认知换挡”,转换视角;为自己“设定导航”,将情绪能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告别情绪的“无人驾驶”,学会与所有情绪共处,做好自己的情绪导航。
█主讲:心理特级教师王红丽
王红丽,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高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五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兼任华东师范大学行业产业导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适合听众: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教师
█讲课时间:2025年11月1日
█主题八:现象、规律、应用——谈谈高中物理的复习
根据最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物理学科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均应着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通过真实问题的解决,培育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将立足高中物理学习和评价要求的变化,通过分析源于科研工作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的问题,在物理学科复习过程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需要充分关注物理规律的起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物理规律的拓展——服务社会的应用。
█主讲:物理特级教师朱臻
朱臻,同济大学科技中学校长。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分会委员,《物理教学》编委,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2、选择性必修3,担任《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五四学制)》的执行主编。
█讲课时间:2025年11月8日
来源:上海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