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黛螺顶,法会日遇见奇异祥云,小朝台真是名不虚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19 18:29 2

摘要:清晨的阳光洒在山间,穿透薄雾。黛螺顶巍然矗立在台怀镇中心寺庙群的东侧,如一颗明珠般镶嵌在陡峭的山脊上。远远望去,群山环抱中又耸立一座小山,树木掩映间隐约可见山门牌楼。

"这里的云,真如仙境一般。"老僧人抬头望向天际,浑浊的双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师父,为何说黛螺顶能代替五台朝圣?"年轻的沙弥忍不住发问。

老僧轻抚长须,目光投向远方的云海:"这还要从乾隆皇帝说起..."

清晨的阳光洒在山间,穿透薄雾。黛螺顶巍然矗立在台怀镇中心寺庙群的东侧,如一颗明珠般镶嵌在陡峭的山脊上。远远望去,群山环抱中又耸立一座小山,树木掩映间隐约可见山门牌楼。

"你可知道,这座寺院始建于唐朝?"老僧缓步走在千年古道上,"明成化年间重建,历经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几经修缮才有今日规模。"

沙弥认真聆听着,脚下是1991年由台湾高雄市宏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资修建的508米石阶。1080级台阶全部采用五台山青石铺就,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信众的虔诚。

"最有趣的是乾隆皇帝的故事,"老僧停下脚步,指向远处的五方文殊殿,"他多次想登五台朝圣,却屡遭风雨阻挠。"

"后来呢?"

"聪明的和尚们想出一个绝妙方案——将五座台顶的文殊菩萨合塑于此。东台的聪明文殊、西台的狮子吼文殊、南台的智慧文殊、北台的无垢文殊、中台的孺童文殊,尽数汇聚一堂。"

沿着回廊漫步,老僧继续讲述:"乾隆五十一年,皇帝终于在此完成心愿。他欣喜若狂,题下一首诗:'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官独涌现芙蓉...'至今碑文尚立殿前。"

穿过山门,钟鼓楼巍然耸立。旃檀殿内,一尊特别的佛像引人注目。

"为何这尊佛像是站立的?"沙弥不解地问。

"这是'照佛',"老僧解释道,"相传佛祖升天前,弟子们在河边绘像,连水中倒影的波纹都画了上去。世上第一尊照佛用旃檀木雕成,故而这里称为旃檀殿。"

漫步在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寺院中,处处可见历史的印记。大雄宝殿前,两棵千年古松直插云天,正是乾隆诗中所咏的"千年不老松"。

"现在你明白为何称小朝台了吧?"老僧问道,"登五台叫大朝台,此处一殿朝五方文殊,便是小朝台。"

站在高台之上,南、中、北三个台顶如屏障般横亘天际。台怀镇内,殿宇鳞次栉比,佛塔相望,恍若人间净土。

"最难得的是,"老僧指着天空,"你看,祥云现世,这是菩萨显圣的征兆。"

沙弥仰望天际,只见云蒸霞蔚,瑞气千条。

"一山一寺,一砖一瓦,都是千年智慧的凝聚。"老僧总结道,"这就是黛螺顶的不凡之处。"

后记:

站在时光的长河中回望,黛螺顶不仅是一座寺院,更是一部立体的史书,记录着帝王虔诚、僧人智慧与众生信仰。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朝圣的意义不在于登临绝顶,而在于心灵的皈依。在这里,古今对话,人天相通,每一位来访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