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国学”大赛收官!获奖入围团队将获硬核资源+实习机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7:16 2

摘要:近日,2025大学生“AI×国学”创新实践大赛总决赛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作为第十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的核心活动,大赛以“AI赋能国学 人文启迪未来”为主题,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两大赛道各十强团队。获奖及入围团队后续将获得高性能语言模型资源与实

近日,2025大学生“AI×国学”创新实践大赛总决赛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作为第十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的核心活动,大赛以“AI赋能国学 人文启迪未来”为主题,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两大赛道各十强团队。获奖及入围团队后续将获得高性能语言模型资源与实习机会,赋能青年学子的创新研究。

在国子监彝伦堂决赛现场,入围团队围绕各自作品展开精彩阐述,展示AI时代关于人的思考,以及AI技术在国学领域的多元应用,来自高校、市文物局、企业的多位专家评委为决赛选手点评。

现场,一款来自北京大学团队、融合儒家元素的2048游戏,凭借其巧妙的创意点燃了全场观众的互动热情。在评审环节,“智趣拾遗——AI赋能非遗亲子游学”项目获得专家们的高度认可,他们纷纷提出后续孵化及业务对接的可能性。“这正是本次大赛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推动国学创新,并促成项目落地转化的初衷所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大学生“AI×国学”创新实践大赛由北京市文物局、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东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和安定门街道承办,并获得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学习强国、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育见”新闻平台的支持。

大赛分为“人文研究型赛道”和“实践应用型赛道”两大赛道。其中,“人文研究型赛道”聚焦于“AI时代下人的价值”与“AI时代下人的教育”两大命题,这正是基于孔庙国子监所承载的国学文化的现代回应。“实践应用型赛道”则针对国学经典数字化、文物交互和非遗创新传播,提出具有创意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让“国学潮起来、文物活起来、非遗火起来”,探索东城区国学与文博资源在AI时代面向青年群体和全球传播的新路径。

大赛自5月20日启动作品征集以来,触达全球153所高校,受到学子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报名团队达416组、总人数916人,提交有效作品251件。经过角逐,各赛道最终评选出前十强团队,并分别颁发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及优秀奖若干名。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作品《数据之外,俯仰之间——用国学知识补充AI作品审美的缺失》荣获“人文研究型赛道”金奖;首都师范大学团队的《智趣拾遗——AI赋能非遗亲子游学》则斩获“实践应用型赛道”金奖。决赛通过学习强国APP和抖音端、北京东城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育见”新闻平台进行全程线上直播,吸引大量观众云端观赛,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科技盛会。

“在国学圣地引领当代青年学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回应AI时代的人文命题,同时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竞赛,更是一次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智慧对话。”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国子监作为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与教育管理机构,不仅是千年文脉的传承之地,更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辉煌象征。植根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担当,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自第九届起便成功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国学经典为根基,融合现代交叉学科的多元视角,分享青年一代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与创新实践。

今年,第十届国学文化节再次升级,采用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模式,深度链接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协同共建,探索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东城样板”。活动邀请到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作为特别支持单位,还将联合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智谱AI,为入围及获奖团队提供宝贵的高性能语言模型资源与实习机会,赋能青年学子的创新研究。同时,携手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及其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将活动推广至联盟旗下25所数字人文领域的重点院校,实现学术资源的精准覆盖与高效联动。

文字:李滢 赵端端

图片:区文旅局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