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难以拒绝疾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延缓肾病进展,延迟甚至阻止尿毒症的到来。导致会不会“毒”的因素有很多,并发症控制得好不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得了肾病之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会不会毒?什么时候会毒?
因为每个人病情不同,治疗、生活和饮食习惯不一样,肾功能下降的速度也不一样,到尿毒症的时间不同。
虽然,难以拒绝疾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到延缓肾病进展,延迟甚至阻止尿毒症的到来。导致会不会“毒”的因素有很多,并发症控制得好不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今天提到的会加速肾衰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DKD),DKD是一种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就可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KD):
1. 随 机 尿 白 蛋 白/肌 酐 比 值(UACR)≥3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mg/24h,且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或UAER,3次中有2次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扰因素。
2.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² 三个月以上。
3. 肾活检符合DKD病理改变。
DKD是慢性肾脏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但DKD起病隐匿,出现临床症状时多已到达大量白蛋白尿期,进展至ESRD的速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KD!
因此,积极防治DKD尤为重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重视预防DKD发生,我们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措施来预防。
第二阶段,是早期治疗,出现白蛋白尿或eGFR下降的DKD患者,应予以综合治疗(如优化降糖、降压,合理使用ACEI/ARB等),减少或延缓ESRD的发生。
第三阶段,为针对晚期DKD的综合治疗,包括ESRD的肾脏替代治疗、防治ESRD相关并发症、减少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为了遏制DKD病情进展,避免进入晚期DKD,一定要抓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寻求最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 37(3): 255⁃304. DOI: 10.3760/cma.j.cn441217⁃20201125⁃0004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