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书原件首展,多处涂改痕迹曝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06:03 2

摘要: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展厅里,一份改变历史走向的文件即将揭开面纱。8月8日至21日,被称为《终战诏书》的原件将首次公开展出。这份1945年8月15日通过昭和天皇广播宣布日本投降的关键文件,被展览方称为“新日本的起点”。

一张泛黄的诏书,承载着历史的重压,更藏着日本军国主义覆灭前最后的挣扎。

图片仅供参考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展厅里,一份改变历史走向的文件即将揭开面纱。8月8日至21日,被称为《终战诏书》的原件将首次公开展出。这份1945年8月15日通过昭和天皇广播宣布日本投降的关键文件,被展览方称为“新日本的起点”。

图片仅供参考

走近细看,诏书原件上布满削去纸张表层的修改痕迹,还有括号插入字词的修补。公文书馆负责人坦言:“天皇亲阅的诏书出现修改痕迹非常罕见”。这些痕迹背后,是1945年8月9日至10日御前会议决定投降后,日本内阁成员连续数日字斟句酌的激烈争论。

最关键的修改,是把“战败”替换为“终战”。展览现场还将呈现30多件历史文件,包括1941年12月8日日本对英美宣战的诏书,以及1945年赋予日本女性选举权的法案。历史真相在对比中不言自明。

所谓“终战”不过是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日本用这个词将侵略者的投降包装成主动终止战争的行为,企图在国际上美化形象。80年后的今天,这份文件上的涂改痕迹恰恰成为军国主义垂死挣扎的物证。

图片仅供参考

展览负责人称1945年是“建立新日本的起点”,但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起点”建立在中国等亚洲国家3500万逝去的生命之上。当昭和天皇念出“终战”而非“投降”时,日本统治集团已经在为历史认知埋下伏笔。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下的政治氛围。在二战结束八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日本首相石破茂正考虑打破惯例,不在8月15日或9月2日发表反省谈话。自民党保守派甚至声称“不需要新的战争谈话”。极右翼势力在政坛持续扩张,扭曲历史的力量从未消退。

历史文件的真正价值在于还原真相。诏书上每一处涂改都是历史关头的抉择印记,展览的意义应在于直面战争责任,而非包装历史。当日本在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时,东京湾密苏里舰上的签字笔写下的才是真实结局。

从东京湾密苏里舰的投降签字台,到公文书馆的玻璃展柜,物理距离不过数十公里,历史认知的距离却跨越八十年仍未走完。

展览结束日期9月15日,恰在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纪念日之后。历史文件的价值在于还原真相,而非包装历史。

来源:奋斗的老Le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