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战败80周年之际,首相石破茂是否发表谈话成焦点:自民党保守派认为安倍谈话已“收官”,公明党与学界则主张需反省。历史上,村山谈话曾明确谢罪,安倍谈话因“免后代谢罪”遭批。
日本战败80周年之际,首相石破茂是否发表谈话成焦点:自民党保守派认为安倍谈话已“收官”,公明党与学界则主张需反省。历史上,村山谈话曾明确谢罪,安倍谈话因“免后代谢罪”遭批。
同期展出的《终战诏书》实为投降诏书,日本以“终战”淡化侵略罪责,修改痕迹显其对投降的挣扎。此举并非示好,而是争夺二战历史叙事权,美化侵略、弱化罪行,暴露其未深刻反思的态度,值得警惕。
东京夏末的风总带着海腥与檀香交织的诡谲。当石破茂凝视国会穹顶的菊花纹章,案头摆着两份文本:泛黄的《终战诏书》与烫金的安倍谈话,恰似武士道的剖腹刀与化妆笔——前者用括号掩盖“投降”血迹,后者用修辞漂白战争罪痂。值此战败八十载春秋轮回,这位“自民党最后的鸽派”是否敢撕开“反省已终结”的封印?历史的天平正随太平洋暗流震颤。
石破困境:樱花树下走钢丝。参议院兵败如山倒,党内鹰啸声声催命。保守派挥舞“安倍遗训”如尚方宝剑:“谢罪枷锁岂让平成儿孙扛?”公明党捧出的橄榄枝却浸透民意焦虑。石破茂的困境恰似浮世绘中的“见返美人”:转身示好邻邦?背后鹰派匕首寒光凛冽;昂首继承“安倍路线”?和平宪法奠基石已在脚下松动。这出政治能剧中,沉默或许是最锋利的台词——毕竟2015年谈话早已将反省装进“句号”的琥珀,再启封印无异于释放瓶中军国恶灵。
诏书戏法:文字美容院重开业。国立公文书馆亮出“镇馆之宝”,诏书皱褶间墨痕斑驳如未干血渍。削改“战败”为“终战”,括号插入“圣断”粉饰投降,活脱脱现代版“指鹿为马”。当展览负责人宣称“1945是新日本起点”,我们恍见军国主义幽灵借尸还魂:把剖腹自尽包装成主动卧薪尝胆,将绞刑架美化为涅槃台。此般“文书美容术”何异于在广岛原爆穹顶涂刷彩绘?非但不是对华示好,反是向《波茨坦公告》射出修辞毒箭!
叙事权之战:历史法庭的缺席审判。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如照妖镜悬空,东京慌忙搬出诏书原件“打擂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实则是文明与野蛮的史诗级诉讼:当加害者把审判席变成化妆间,南京三十万骸骨在地层深处怒吼;当“神风特攻队”被供奉进靖国神龛,密苏里号甲板的签字笔在博物馆震颤。日本外务省的“历史修正基金”撒遍全球智库,恰证明:真相越被脂粉掩盖,越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中华警世钟:三记历史重槌。
其一,遗忘即背叛的铁律。广岛核爆纪念馆镌刻死难者姓名,却抹去“为何挨炸”的因果链。正如耶路撒冷哭墙永远映照集中营阴影,卢沟桥石狮必须永世怒视东方——民族记忆一旦风化,军刀必在樱花间重铸。
其二,法理真空招狼烟。《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定日本主权“限于四岛”,然美军第七舰队成护身符。这恰似给疯虎镶金牙还解其锁链!当“出云号”准航母巡航南海,公告文本在档案库蒙尘,证明:战胜国放弃监管权之日,即是战败国重披戎装之时。
其三,话语权即生存权。日本用“终战”篡改“投降”的修辞术,揭露文明世界的致命天真:允许败者书写历史,等于给刽子手递磨刀石。中国北斗系统可定位航母,更需构建全球史观坐标系——让南京审判庭的法槌在元宇宙永生!
那么,我们如何破局呢?个人认为,关键就是要铸剑为犁、生旺炉火。《旧金山和约》的漏洞让军国主义如稗草复生。当务之急非争论“村山谈话”真伪,而是重启《波茨坦公告》终极程序:依据公告第十二条“盟国驻军权”,在佐世保升起五星红旗!非为复仇雪耻,实乃以法律之剑斩断历史轮回链。正如凯撒渡过卢比孔河前告谕:“骰子已掷下”,今日太平洋两岸的抉择将决定——这是终战的终点?抑或新战端的起点?最后,用一首小诗以记之:
樱落血痕深,墨篡降表文。
钟鸣八十载,谁抚裂帛痕?
虎柙朽如絮,狼烟噬海云。
欲销东瀛刃,还铸波氏樽!
来源:明话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