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皮疹、关节痛,警惕基孔肯雅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5:58 3

摘要:夏秋季高温潮湿、雨水频繁,蚊虫处于活跃期,一种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在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传播,危害群众健康,引发社会关注。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抵御这种疾病。

夏秋季高温潮湿、雨水频繁,蚊虫处于活跃期,一种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在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传播,危害群众健康,引发社会关注。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抵御这种疾病。

该病如何进行传播?

基孔肯雅热主要经过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病毒的蚊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传染源。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蚊子叮咬吸血后会把病毒带入蚊体内,经过2-10天的增殖,在下次叮咬时会将病毒传给健康人。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

发热、皮疹、关节痛。

发热:

突然起病,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为该病最先出现的症状。

皮疹:

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出现的部位多为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伴有痒感。

关节疼痛:

累及的部位多为手指、手腕、脚踝和趾关节等小关节及膝盖和肩部等大关节,疼痛多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可能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出现疑似症状,如何处置?

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尤其是近期去过流行地区,应尽快就近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主动说明情况:

就诊时务必告知医生旅行史、蚊虫叮咬史,帮助医生快速判断,避免漏诊。

避免盲目用药:

发热时可适当物理降温,切勿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

01

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叮咬。

居民应做好个人防护,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或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栖息地附近长时间停留。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房间内可使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进行驱蚊。

02

加强环境治理,清除孳生地。

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建议每5-7天检查并清理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翻扣闲置容器,倒掉花盆、瓶罐、水桶等容器积水、给废弃轮胎钻孔防积水等;每周给水生植物换水,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根系;疏通沟渠,填平洼地,定期清理绿化带、院落中的杂草和落叶,对无法清除的积水使用安全的灭蚊剂。

03

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国家或地区返回后,应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及关节剧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