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与丰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0:27 2

摘要:真正修行的人,她的身材会开始发胖,这是一种灵性的显化,她这个胖不是臃肿的胖,不会变得非常肥胖,而是脸上会生出善念,身形也会变得丰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她的福气已经从外在开始显化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福态,而且这种人的长相往往要比她们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真正修行的人,她的身材会开始发胖,这是一种灵性的显化,她这个胖不是臃肿的胖,不会变得非常肥胖,而是脸上会生出善念,身形也会变得丰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她的福气已经从外在开始显化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福态,而且这种人的长相往往要比她们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这是一种圆融的相,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修行中发胖,不用忧愁,因为你长得不仅是前世修的善因善果,更多的是眉眼间的慈悲与智慧。

► 唐朝审美中的修行密码

观察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形象,我们不难发现,她们的面容宛如满月,体态丰盈。这并非唐代人偏爱肥胖之态,而是蕴含着深层的修行奥秘。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形象丰腴,象征修行者气脉畅通,内外和谐。正如古语所言,“相由心生”,修行者在气脉畅通之后,其面部会流露出光彩,身体也会变得圆润,宛如发酵后的馒头,给人以舒适之感。

► 修行秘诀:圆润体态的背后含义

在唐朝的审美观念中,圆润的体态被视为一种修行境界的象征。通过长期的修行,气脉得以畅通,修行者的身体逐渐变得丰盈圆润,这种圆润的体态,象征修行者的内在精神,外在变化反映内心世界的统一。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外在形态上,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这种圆润的体态,宛如经过发酵的馒头,给人以饱满、舒适之感,正是修行者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

胃口大增乃福气之兆:

食欲旺盛,仿佛能尝到甘露般的法味,预示着修行者正在积累福报。

腰圆腿粗别有洞天:

腰部的肉肉增多可能与脐轮能量的激活有关,而腿脚的健壮则意味着与地气的连接更为紧密,契合了《时轮根本续》中关于五气入中脉、三身自然成就的密义。

修法成效显于形貌:

修观音法者脸型可能变得更为柔和,修金刚法者肩膀可能变得厚实,这些都是修行带来的积极变化。

► 真修行与普通肥胖

“即身成佛”的究竟义理在于体相的变迁,这体现了内证功德的外在显现。行者净除业障后所获得的圆满色身,如同净琉璃一般内外明彻,映照大千世界。这种圆润体态是“六大无碍”的现证。修行带来的圆润柔软有光泽,与普通人肥胖松垮不同,是内证功德的显现。地大增上则肌肉丰隆,水大调和则肌肤凝脂,火大平衡则面色如莲华,风大通畅则体态轻盈。

因此,通过真正修行所获得的圆润体态,触感如同刚蒸好的年糕,既软乎又有弹性;视觉上则如同抹了层蜜,透出健康的气色。而普通人的发胖则显得松松垮垮,脸色暗淡,这与《瑜伽师地论》中所斥的懈怠放逸之表相相吻合。

需铭记:修行所带来的圆润是自然生长的,而非胡吃海喝所能撑出来的。

► 避免追求肥胖的误区

《大日经》告诫修行者:“切勿执著于色相的庄严,莫要沉迷于肉身的实在。”不应执着于外在形体,真正的修行是内在的功夫,需专注于心灵的提升。有些误解圆润为修行成果的人,开始肆意增肥,这显然是误解了修行的真谛。

唐朝惠果大师曾言:“更宜观心,莫执身形。”我们修行的是内在的功夫,身形的变化如同春日里树木的自然发芽,是顺其自然的过程。空海大师在前往大唐取经时,还是一位瘦弱的书生,归来时却气色红润,体态端庄。他在《即身成佛义》中明确指出:“身体的变化如同月影随月,而真正需要修行的是心中的明月。”

因此,当我们照镜子发现自己的体形变得圆润时,不必急于减肥。这可能是修行进步的一个信号。我们要专注于修行,而非体重,因为智慧和内在的力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修行如同种地,不能每天挖开土壤查看种子的生长情况。同样,我们也需要学会耐心等待,静待修行的花朵自然绽放。

来源:落入人间的天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