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这一计划,南开5人上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3:07 2

摘要: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获选结果,全国博士后设站单位共有500名博士获选。南开大学5名博士后成功入围。

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获选结果,全国博士后设站单位共有500名博士获选。南开大学5名博士后成功入围

“博新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争取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目前评审水平最高的博士后资助项目之一

南开大学至今已累计有22名博士后获选“博新计划”。2022年起,南开大学建立了校内博士后择优竞聘专任教师岗位的晋升通道,6名“博新计划”入选者出站,5人通过公开招聘留校,其中,4人次入选南开大学百青计划,2人成长为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

南开大学2025“博新计划”入选者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李玮杰,1994年1月出生,2024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李兰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筛催化体系构筑与选择催化氧化。以第一作者等身份在J. Am.Chem. Soc.Natl.Sci.Rev.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第77批)。获南开大学公能一等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研究生优秀学生等荣誉奖励。

张晨,1997年7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组合数学中心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杨立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合数学。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Symbolic Computation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李赛赛,1995年7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袁明鉴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无机杂化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获南开十杰,国家奖学金,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奖(创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天津赛区高教主赛道亚军(项目负责人)等荣誉。

李鹏飞,1993年12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仇友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还原亲电交叉偶联反应(eXEC)。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Catal.Nat. Comm.Angew. Chem.Acc. Chem. Res.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薄轶文,1997年1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马儒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主动固态热管理器件。以第一/共一身份在ScienceJoul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绿创第二届天津市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科技作品类特等奖,南开大学公能一等奖学金,南开大学毕业生启航奖一等奖等荣誉。

南开大学作为1985年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拥有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面覆盖学校所有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博士后是青年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南开大学始终将其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进行培养。近年来,学校不断从提高培养质量、改进管理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完善晋升通道等方面,改革博士后政策体系,完善青年人才梯队的建设,助力博士后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后备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人才队伍的新源泉

2024年起,南开大学开展“博士后队伍招收培养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已先后20余次赴国内兄弟高校、海外院校实施“走出去”招聘博士后计划;支持10余个专业学院举办“博士后青年人才论坛”,助力数学、统计学科申办国家级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设置高端人才招收博士后专用指标,支持高端人才团队建设的同时,强化其对博士后的培养责任;深入学院宣讲博士后招收培养和各类博士后项目申报政策;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增补评审专家,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博士后项目评审;于各专业学院设置流动站秘书,在博士后招收、项目申报、学术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5年为国家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多部委通过实施重点博士后项目、加大多元投入、强化服务保障、促进学术交流、支持创新创业,着力提升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

南开大学将进一步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支持政策,继续实施博士后队伍质量提升的各类措施计划,保持在站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持续提升招收培养质量,优化博士后队伍结构,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注入源泉活水

诚挚欢迎

全球青年才俊加盟南开

NANKAI UNIVERSITY

*

*

*

*

*

来源:南开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