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APP违规被通报:康宝莱中国高管频繁变动,业绩持续下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2:24 2

摘要:在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全球营养巨头康宝莱的中国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了康宝莱旗下三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要求其在30日内完成整改。截至2025年8月26日,康宝莱官方尚未就此次整改要求发布公开回应或进展说明,

在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全球营养巨头康宝莱的中国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了康宝莱旗下三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要求其在30日内完成整改。截至2025年8月26日,康宝莱官方尚未就此次整改要求发布公开回应或进展说明,这一事件暴露了康宝莱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短板,也折射出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深层次危机。

三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

2025年8月16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的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通报中,康宝莱旗下"康宝莱官方商城"、"莱NC新享版"和"莱体管赛"三款应用位列其中,违规原因均为"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这些应用的ICP备案主体均为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主要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向个人告知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种类等。然而,康宝莱的三款APP均未能满足这一基本法律要求,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违规直接触及数据安全底线。“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明示是数据合规的基础工程,连这点都未做到,反映出企业在数据治理体系上的严重缺失。”上海某律师事务所数据合规部主任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康宝莱全球总裁Stephan Gratziani在战略发布中强调的“通过个性化数字技术与制造能力结合,为经销商网络提供拓展客户的机会”形成尖锐反差。

业绩持续下滑,中国市场表现疲软

与全球市场的短暂回暖形成对比,康宝莱中国区业绩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根据可核实的数据,2023年中国区销售额为3.274亿美元,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2.976亿美元,同比下滑9.1%。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同比下滑13.8%,实现收入6480万美元。同期全球净销售额为12.22亿美元,同比下降3.4%。

这种区域市场的失衡现象值得关注。据欧睿国际认证,康宝莱2024年在全球体重管理和营养健康品类中蝉联零售额冠军,但其全球优势未能转化为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业内分析认为,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监管环境变化、消费者习惯变迁以及竞争加剧,都是导致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

渠道、终端陷信任危机

业绩下滑背后是渠道体系的剧烈震荡。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康宝莱中国区活跃经销商数量已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滑,渠道根基出现松动。

2024年7月,服务康宝莱18年的经销商杨某通过视频公开维权,称因被指控“低价销售”遭账户冻结,3.38万元劳务费被拖欠。更令人关注的是,杨某反映公司在未出示任何违规证据的情况下,要求其提交包含消费者详细信息的销售名单以“自证清白”,这种涉嫌违法的数据获取行为引发行业哗然。

终端消费端的投诉同样密集。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5 年以来关于康宝莱的投诉涉及“强制购买三个月疗程不退款”“海外购产品拒绝退货 ”“销售人员虚假宣传”等问题。多位消费者质疑其“三十天退款保证” 政策的执行力度,显示渠道管理问题已从经销商层面传导至终端用户,形成信任危机的连锁反应。

数字化战略遇挫,财务压力显现

面对经营压力,康宝莱将希望寄托于数字化转型。公司于2025年3月宣布将以2500万至3000万美元收购Pro2col Health和Pruvit Ventures全部资产,并获得Link BioSciences公司51%控股权。其AI辅助的Pro2col™平台测试版已吸引7000多名经销商参与,计划第四季度在美国商用。

Stephan Gratziani强调这些收购"将成为开启公司新一轮增长篇章的关键引擎",但战略愿景与执行能力的落差明显,此次APP违规事件正是转型受阻的体现。

财务数据揭示了更深层的矛盾。康宝莱于2025年8月7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为13亿美元,同比微降1.7%。净利润达4930万美元,运营利润(调整后EBITDA)为1.736亿美元。这种利润增长伴随的是全年资本支出缩减至7500-9500万美元。财务总监John DeSimone将利润增长归功于"运营效率提升",但公司此前完成的融资安排利率较高,财务成本压力较大。

管理层频繁变动,战略执行受关注

中国区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加剧了战略摇摆。2024年1月,康宝莱宣布Stella Tsai(蔡孟红)担任中国区总经理,全面负责中国市场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和销售运营,直接向全球总裁 Stephan Gratziani 汇报。这是康宝莱中国区自2017年以来的第三次重要人事调整,此前李延亮掌舵十年后于2017年离任,郑群怡短暂接任后,2018年由郭木接任中国区总裁。业内普遍认为,管理层频繁更迭导致战略连贯性不足,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

业内专家认为,高管的频繁更换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有较大影响。商务部WTO研究会营商环境研究专委会主任胡远江指出:"大量离职的中基层人员造成了康宝莱市场资源的大规模流失。高管团队的频繁变动造成了企业经营策略的不延续,同时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投资者显然已注意到这些风险。截至2025年8月25日,康宝莱美股(代码:HLF)报收9.46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87%,总市值9.75亿美元。这种市场表现与其高管描绘的 "全球顶尖的健康公司" 愿景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战略执行力的深刻疑虑。

整改期限临近,转型面临考验

随着9月15日APP整改期限的日益临近,康宝莱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Stephan Gratziani曾表示,康宝莱在中国投资1.6 亿元设立全球首个产品创新中心,目标是“真正能够做到本土产品创新”。但现实是,其核心数字工具却因基础合规问题面临监管处罚,且尚未公布具体整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康宝莱收购的Pruvit公司将在现有所有权下独立运营最多两年,过渡期内双方将协同推进Pro2col平台全球化落地。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更长周期的等待,与当前整改压力形成时间上的矛盾。

是真正补齐合规短板,建立"信任+科技"的坚实基础,还是继续在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之间摇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决定着三款应用的整改成效,更将影响这家拥有45年历史的健康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强化的监管环境下,任何战略转型都必须以合规为前提。对于康宝莱而言,如何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合规建设,重构渠道信任体系,将是其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所在。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