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董雷介绍,处暑作为秋季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气候由热转凉、由湿转燥。中医强调“秋养肺”,因为肺是一个娇嫩、洁净的脏器,被称为“娇脏”,其生理特性是“喜润恶燥”,就像一片娇嫩的叶子,需要充足水分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处暑已至,秋燥渐起。很多人一到这个时候就开始喉咙干、鼻子痒,甚至咳咳咳个不停。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董雷介绍,处暑作为秋季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气候由热转凉、由湿转燥。中医强调“秋养肺”,因为肺是一个娇嫩、洁净的脏器,被称为“娇脏”,其生理特性是“喜润恶燥”,就像一片娇嫩的叶子,需要充足水分的滋润才能保持舒展、通畅和润泽。而肺“燥”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面对秋燥,咳嗽频发,如何科学应对?8月28日16:30—17:30,潮新闻·钱江晚报、浙江大健康名医直播间将推出《处暑养肺正当时,中西医合璧解“咳”忧》主题科普直播,特邀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董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张丽婷,为广大市民详解秋季养肺要点与咳嗽防治知识。
喝蜂蜜水、吃雪梨真的能润肺止咳吗?
不同类型的咳嗽,如何鉴别?
哪些不起眼的日常习惯正在偷偷伤害你的肺?
春捂秋冻有用吗?
本次直播中,两位专家将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讲解肺的生理功能与秋季养肺原理,剖析常见咳嗽类型的病因与特征,分享特色诊疗方案,助力公众平稳度过“多咳之秋”。
立即扫码,预约观看直播!届时还有互动答疑环节,专家将针对网友提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解密医学热知识,打破健康信息差,精彩不容错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