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抢救无效,走了。家属悲痛欲绝,邻居们议论纷纷:是不是吃他汀吃出问题了?网上一查,吓人一跳,这几年关于“吃他汀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是一入秋,病例更多。
前几天,微信群里又炸了。有位六十来岁的阿姨,平时身体还算硬朗,胆固醇高,吃了快五年的他汀药。结果清晨遛弯回家,倒在了电梯口。
抢救无效,走了。家属悲痛欲绝,邻居们议论纷纷:是不是吃他汀吃出问题了?网上一查,吓人一跳,这几年关于“吃他汀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是一入秋,病例更多。
这药到底还能不能吃?到底是药的问题,还是人没注意啥?医生说的话,家属也不是没听过,可总觉得没那么严重。直到出事,才后悔莫及。立秋前后,气温变化大,人容易出状况。尤其是长期服用他汀的中老年人,确实得多留个心眼。
他汀类药物是降血脂的一线药,主要用来控制高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它的功劳不小,很多人靠它稳住了血脂,也避开了中风和心梗。但也不是谁都适合长期吃,更不是吃了就万事大吉。
他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酶,从而降低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
听起来挺科学吧?确实,它对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心血管人群,有明确的预防效果。但问题在于,它不是保命药,更不是保健品。长期吃,尤其是在身体状态变化、季节交替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调整剂量和监测身体反应,出了问题,真不是药的错。
很多人吃他汀吃得“理所当然”,觉得医生开了,就一直吃下去。有些人甚至自己加量、换品种,还不告诉医生。再加上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误导不少人。他汀带来的副作用,一直都在,只是多数人没察觉或没当回事。
立秋,是个很“尴尬”的季节,白天热、晚上凉,忽冷忽热,对身体是个大挑战。尤其是血管,冷热交替容易收缩不稳,再加上气压变化、湿度波动,心脑血管负荷明显加重。
对于长期服用他汀的人来说,立秋还有另一个隐患:代谢速度的变化。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人体的药物代谢能力并不是固定的。
夏天人出汗多,新陈代谢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也快。但到了立秋,气温下降、活动减少,肝肾功能稍有下降,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可能延长。吃的剂量不变,药效可能就“堆”出来了。
这时候如果再碰上感冒、发烧、失眠、情绪波动、饮食紊乱,哪怕只是几天没休息好,他汀的副作用就可能被放大。肌肉酸痛、乏力、恶心、尿色变深,这些其实都是身体在“提醒你”,但很多人习惯性忽视。
医生反复强调的“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监测肌酸激酶”,不是走形式,而是为了防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反应,最终导致严重后果,比如横纹肌溶解,甚至猝死。
第一,注意身体的小变化。不是说你突然发烧才叫问题,有时候只是早上起床腿软、走路没劲、晚上睡不好、尿液颜色发黄、肌肉酸得厉害……这些都可能是他汀不耐受的信号。尤其是肌肉问题,是他汀副作用中最常见、但也最被忽视的。
第二,别擅自增减剂量或换药。这个真的是很多人犯的错。觉得吃了没事就加量,或者听朋友说某个品种效果更好,就去换。还有人看到某些“天然他汀”保健品广告就跟着吃,结果“药上加药”,风险翻倍。所有关于剂量和药物的调整,都得经过医生评估,别自己当专家。
第三,立秋之后定期检查不能少。很多人觉得自己吃药多年,身体没出事,就不再复查。其实立秋之后,血液黏稠度、肝肾代谢能力都会有变化,这时候的血脂、肝酶、肌酸激酶水平,比平时更值得关注。一张化验单,可能比你感觉的“没事”更靠谱。
第四,饮食和生活方式得跟上。他汀不是“护身符”,吃了也不能随便吃油腻、不锻炼、熬夜喝酒。特别是到了秋天,很多人胃口大开,吃得多、动得少,血脂和血糖都可能飙升,药物的负担也随之加重。药是辅助,真正稳住身体的,还是生活习惯。
说到副作用,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概率低”,但真的是这样吗?来看一组数据:
这些数字也许看起来不高,但那些真正中招的人,是百分之百的打击。而且很多研究显示,亚洲人种对他汀的耐受性相对差一些,副作用发生率略高于西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肝肾功能本就偏弱的人,用药更需谨慎。
除了身体上的副作用,很多人还陷入了心理上的依赖。觉得“我高血脂,必须吃他汀”,一停药就焦虑,甚至觉得身体会立刻垮掉。他汀是控制病情的工具,不是维持生命的呼吸机。
医生说得很明白:很多人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规律锻炼、控制体重,把血脂控制在安全范围,然后逐步减药甚至停药。但问题是,很多患者根本不想改变生活方式,宁愿靠药维持。“吃药容易,管住嘴难”,这才是最真实的写照。
还有些人,吃了他汀,心里就有种“护身符”的错觉,结果反而放松了对自身健康的要求。熬夜、暴饮暴食、情绪失控……这些才是真正推高心脑血管风险的“幕后黑手”。
有些患者觉得医生烦,动不动就说“要复查”“不能随便吃”“注意生活方式”,听多了就觉得是唠叨。但真不是。医生一天看那么多病人,哪有时间盯着你一个人?他们之所以一再叮嘱,是因为见得太多了——那些突然恶化的病情,那些来不及抢救的猝死。
吃药不是错,但不懂吃药的“节奏”和“时机”,才是隐患的根源。尤其是到了立秋,天一凉,很多潜在问题就冒出来了。身体不是铁打的,药也不是万能的。听医生的,不是盲从,是保护自己。
秋天,是个收敛、养藏的季节。吃得对、动得好、睡得稳,比吃什么药都重要。你可以吃他汀,也可以不吃,但你不能对自己的身体不上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永铭,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风险管理[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2):85-89.
[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委会.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总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10):853-862.
来源:药师健康指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