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到村工作大学生、选调生:在“三分地”中深耕细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1:33 2

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青年。今年以来,宁武县多个乡镇创新举措,为到村工作大学生和选调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年轻力量在田间地头淬炼成长,以“泥土味”涵养“为民情”,从“懂理论”转向“善实践”,用实干本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青年。今年以来,宁武县多个乡镇创新举措,为到村工作大学生和选调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年轻力量在田间地头淬炼成长,以“泥土味”涵养“为民情”,从“懂理论”转向“善实践”,用实干本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阳方口工矿镇以“责任田”为纽带,让年轻干部在农耕实践中厚植为民情怀。将镇政府院内闲置土地科学规划为实验田,划分为13个区域,组织12名到村工作大学生与8名选调生分组认领“责任田”。面对翻土、播种等“零基础”挑战,镇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化身田间导师,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耕技巧。大学生们撸起袖子、拿起锄头,在土地里种下生菜、水萝卜、豆角等作物,让荒芜土地焕发新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年轻人“能握笔、善劳作”的多元能力,更让他们在躬身耕耘中践行服务“三农”的誓言,成为乡村振兴的实干家。

东马坊乡创新“三分地”趣种田计划,以精细化实践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规划3亩土地用于种植黄芥,由10名到村工作大学生每人负责0.3亩,同时利用乡政府空地开辟小菜园,种植土豆、黄豆、豆角等蔬菜。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带头示范,与大学生同耕共作,并邀请经验丰富的农民现场传授“种地经”。乡里还开设田间课堂,组织大学生们分工协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通过成长日记记录作物生长与实践心得。这种“田间学、地头练、实战干”的模式,让年轻干部在泥土中锤炼硬本领,最终锻造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铁军。

凤凰镇聚焦选调生“蹲苗育穗”,通过全方位培养练就一线实干本领。5名市级机关选调生下沉乡村,镇党委从生活、思想、实践三方面发力,统一安排驻村和就餐保障,让他们“身安心安”;开设夜校课堂学习政策法规,为思想“充电”;安排担任村支书助理,在实践中“蹲苗壮骨”;镇党委书记带头入户、村干部传授“土方法”,助力破解“方言不通、村情不熟”难题。从张罗重阳节活动、评选“好媳妇”,到推进“阳光食堂”等惠民项目,选调生们在排查用火安全、讲医保政策、发节日物资等一件件暖心事中,逐渐成为群众信赖的“自己人”。

迭台寺乡以“三分地”实践为抓手,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工作队伍。精选梅家庄村一块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土地作为实践基地,组织14名到村工作大学生投身种植实践,并邀请山西农业大学专家实地指导,讲解土壤特性、作物选择和种植技术,将学校培育的优质玉米、向日葵种子赠予大学生。同时,邀请村里种植能手手把手教学,从翻土播种到除草施肥,让大学生们把所学理论应用在实践中。种植过程中,他们制定详细管护计划,借助大学生夜校课堂分享心得、探索新技术,让“三分地”成为锤炼本领的“练兵场”。

从阳方口工矿镇的“责任田”到东马坊乡的“趣种田”,从凤凰镇的“蹲苗育穗”到迭台寺乡的“三分地实践”,宁武用一片沃土承载起培养年轻干部的重任。这些年轻力量在田间地头褪去青涩、增长才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姿,躬身践行着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誓言。(吴光宇 刘强)

来源:忻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