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自1998年初建以来,在两院区建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诊疗室、双镜联合手术室、动力胶囊内镜检查室等,中心配备国际一流的电子系列内镜、超声内镜、共聚焦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等设备,已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消化内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内科治疗依然与“打针、吃药、卧床静养”
这些传统方式紧密相连
但殊不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内科领域早已悄然“改头换面”
——微创手术正以其“小切口、大作为”的优势
成为越来越多疾病治疗的新选择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微创手术不仅让治疗更精准、更安全
也让患者体验到了
“更快康复、更少痛苦”的医疗新方式
消化内科:内镜诊疗年近17万例!
打造特色微创技术高地
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自1998年初建以来,在两院区建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诊疗室、双镜联合手术室、动力胶囊内镜检查室等,中心配备国际一流的电子系列内镜、超声内镜、共聚焦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等设备,已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消化内镜诊疗平台。通过设备升级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内镜中心形成了消化道早癌筛查和“3E超级微创治疗”的特色优势。2024年开展内镜诊疗近17万例次,治疗性内镜3.46万余例,3E内镜下治疗近5000例,其他内镜下微创治疗近3万例。
近年来,科室在ERCP、EUS、ESD等内镜技术上持续创新,率先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US-GE)、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EUS-BD)、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TA)等国内先进技术。2024年收治急性胰腺炎1899例,其中重症660例,收治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转诊患者448人;完成胰腺清创术319例,居全国首位。其中,SAP早期处理与分阶段微创清创,已成为国内特色诊疗技术。科室凭借创新性高难度内镜相关技术,荣获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 1项三等奖等荣誉,并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持续扩大影响力。
如今,科室获批多项内镜培训基地资质,含世界内镜组织ERCP培训基地,江西省唯一首批国家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中国消化内镜中心认证示范单位、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规范培训基地等。科室参与制定十余项消化疾病内镜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在早癌内镜下治疗、胰腺炎介入管理和胆胰疾病综合诊治等方面做出了江西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2008年至今,科室连续17年主办国家级消化内镜培训班,并吸引UCLA、匹兹堡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等国际学府与“一带一路”国家医生来访研修,促进消化医界广泛协同交流。近五年,消化内科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总论文数超过530篇,主编或参编专著《超声内镜学》等共17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推进临床科研融合发展。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海陆空”作战!
打造呼吸介入的 “王牌战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吸介入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与治疗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科室常将各类呼吸介入技术形象地喻为 “海陆空协同作战”。
“海”,即血管介入技术 —— 科室前沿的肺动脉内活检、肺动脉血栓抽吸、肺动脉球囊成形术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省内疑难肺血管疾病的诊治精度与治疗水平。“陆”,依托 CT 设备构建精准诊疗 “阵地”—— 通过CT引导开展肺穿刺活检、肺部肿瘤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及肺癌溶瘤病毒治疗等操作。
作为全省首例肺癌溶瘤病毒治疗的开展单位,科室每年完成 CT 引导下经皮介入诊疗 2600 余例,其中肿瘤消融术占比达 32.3%,诊疗总量与肿瘤消融术占比均稳居全省首位,持续领跑省内肺部肿瘤介入诊疗领域。“空”,以呼吸内镜技术搭建 “空中诊疗通道”—— 科室率先开展全省首例肺癌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导支气管镜活检消融术、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凭借各类领先技术的落地应用,成功破解肺癌、气道狭窄、哮喘、慢阻肺等疑难重症的治疗难题,有力推动江西省呼吸系统疾病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如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实现呼吸介入 “海陆空” 技术全覆盖,2024 年共完成内镜诊疗13898 例、经皮介入诊疗 2059 例,诊疗量位居全省第一,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持续为江西乃至周边地区百姓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批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优秀单位、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内镜培训基地、国家呼吸介入单修基地、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介入技术”培训基地。科室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是江西省呼吸研究所挂靠单位。同时,科室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是多个国家级项目的分中心,开展临床药研项目200余项。近五年,科室累计发表SCI 90余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
肿瘤科:“微雕”精准,误差小!
肿瘤微创介入技术日趋成熟
肿瘤科介入微创团队自2003年起开展微创介入手术,近年来,介入微创团队年均肿瘤介入手术近100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近50台、肿瘤消融治疗术近50台。科室常规开展肿瘤动脉化疗灌注术(TAI)、肿瘤动脉栓塞术(TAE)、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术。尤其在肝癌、肺癌治疗中实现“微雕”级精准操作。例如,冷循环微波消融术治疗肺癌有效率达 89.3%,尾状叶肝癌消融误差控制在 1mm 以内。
胰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后图片
其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将微型放射源(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的组织中,通过放射性粒子源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辐射损伤和破坏,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受轻微损伤,以达到治疗目的。2019年,肿瘤科彭小东教授团队率先完成省内第一例高难度的晚期胰腺癌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该技术效果好,副作用小,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科室介入微创团队通过介入联合消融、介入联合手术、介入联合放疗等技术,成功为许多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切除肿瘤。实体肿瘤的确诊大部分依赖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但很多患者取病理组织很困难,科室凭借特色穿刺技术,安全地在“刀尖上跳舞”,解决了很多患者确诊难的问题。如今,肿瘤微创治疗以“精准、高效”的特点,成为现代抗癌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能为早期患者提供根治机会,也能帮助晚期患者延长生存、减轻痛苦。
心血管内科:迈向全国一流!
以创新介入技术守护区域心血管健康
自1956年以来,科室始终秉持开拓进取精神,专注于内科介入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与深化。经过近70年的不懈奋斗与创新发展,科室现已构建起技术体系完备、专业特色鲜明的心血管介入技术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亚专业发展格局。科室在多项心血管微创介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先心病以及高血压和肺血管病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
冠心病介入诊疗——科室常规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支架等介入治疗,在省内率先完成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左心室辅助导管辅助支架植入术等。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科室擅长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等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Leaflex Performer联合TriGUARD3人体应用手术、经左腋动脉无造影剂TAVR术、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等。复杂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科室创建了江西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心脏电生理手术室,率先开展了3D打印心脏模型指导下CRT植入术、左室四级多部位起搏、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等。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科室是江西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常规开展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治疗等,率先开展了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手术。高血压及肺血管介入治疗——科室是江西省高血压病研究所挂靠单位,擅长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在省内率先组建了肺血管疾病诊疗团队,率先开展了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病房配备ECMO、IABP、CRRT等先进设备,具备危重症患者从急救到康复的全链条保障能力。
作为国家卫健委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基地,近五年,科室手术量达近8万台,共开展国内、省内首例新技术42项,全球首例手术2项,全国首例4项,江西省首例35项等。同时,科室斩获国家发明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科室依托江西省心血管创新材料院士工作站、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共承担各级课题170项,发表论文65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篇;出版专著16部,获批专利30项。自2010年起,科室连续16年主办“江西省心血管病论坛”,期间完成CTO、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等近20台高难度手术演示,为推动区域学术交流与诊疗水平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神经内科:起步晚,发展快!
铸就国家级卒中救治中心
神经介入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微创、实时成像、不开颅、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介入诊疗团队在科主任洪道俊的带领下自2018年起开展微创介入技术。团队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脑血管造影、脊髓造影、肾动脉造影等常规检查项目;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以及肾动脉狭窄等的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锁骨下动脉的慢性闭塞开通治疗;静脉窦血栓的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治疗。近年来,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年均脑血管造影手术量近2000台,择期手术近600余台,急诊手术360余台。科室开设了7×24小时“全天候”保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绿色通道,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闭塞血管再开通治疗,救治急性大血管病变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专业组是神经内科重点学组和专病诊疗中心。科室在两院区均设有专门的神经急诊绿色通道、神经介入病房及神经重症病房,形成了一个专业的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团队,团队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共8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神经内科介入专业学组起步晚但成长迅速,2018年评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2019年获批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卒中溶栓取栓示范中心,也是国家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培训基地和示范中心。
从消化内镜到心脏介入
从肿瘤消融到神经取栓……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微创手术
正以“更小创伤、更准操作、更快恢复”为目标
不断拓展现代内科的治疗领域
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快内科微创技术创新
推动更多“介入无痕、治疗有方”的创新技术
惠及广大患者
助力江西微创医疗迈向更高水平~
来源:家庭医生报